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用“心”学点蓝

2018-01-22 23:12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万玉藻 来源:

 
  赵楠是北京珐琅厂景泰蓝工艺品点蓝工艺车间的一名聋哑女工。
  在这个车间有8名聋哑女工负责点蓝工艺,景泰蓝的创作全部由手工完成,共分制铜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几道工序。点蓝简单说就是用不同颜色的矿石粉溶液在铜胎上作画。虽然每道工序都是分别进行,但前道工序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的好坏。
  2006年,赵楠和其他几位女工一同分配到点蓝车间,看着100多种不同色彩的矿石粉颜料,她非但没有像其他姑娘那样“犯晕”,反而有一种兴奋和冲动,有些绘画基础的赵楠认定了,这里就是自己挥洒笔墨的天地。凭着对艺术的较高悟性和勤奋好学的钻研,赵楠很快掌握了点蓝工序的基本操作。
  “这姑娘工作用心,干活较劲,她点的活,我们看着还可以,她自己却总是不满意。追前追后地问师傅怎样才能更好。”景泰蓝艺术大师钟连盛说。
  一次,师傅罗淑香把一个三件套的“百子闹春瓶”交给赵楠完成。该器物高十六寸,每只瓶上有23个童子人物,每个人物或放风筝或做游戏且动态表情各异。罗师傅说:“在点人物图案是景泰蓝创作难度最大的题材,把活儿交给赵楠是我对她的充分信任。”
  赵楠一改自己兴奋和冲动的个性,她没有迅速上手点活,而是反复研看设计师提供的彩图,她思索人物脸部润色的技法、眼神和表情该如何把握,她还考虑人物在顺光和逆光下服装的深浅变化,她找来几块小铜板做小样,先在样板上点,然后上火烧,她拿着小样对照彩图找不足,如此反复多次,到正式点蓝时赵楠已是胸有成竹,最终赵楠将一幅生动的百子闹春图点绘于器物之上。
  师傅交给的活完成了,师傅用简单的手语竖拇指表示满意。然而赵楠并不满足,她急切的表情加之飞快的手语,使罗师傅不解其意,是一旁懂手语的同事为赵楠做了翻译,“这活儿我还不满意,再有人物活,您还给我做,我一定能干的更好。”
  谈到自己的梦想,赵楠用双手比划着,“我也要向罗师傅那样评上高级技师做一名工匠,把景泰蓝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