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上的80后劳模
2016-12-05 22:46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实习记者 闫长禄/文 记者 彭程/摄
来源:
11月28日天刚亮,王磊的身影就出现在厂区。
和长安汽车北京公司其他的员工不同,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王磊,在总装车间时而驻足观察,时而拿出笔来记录点什么。工友们一眼就能从熟悉的动作中,认出这是生产计划专员——王磊。
每天工作从现场巡检开始,这是王磊坚持了5年的习惯。
大家称呼王磊时,“教授”“师傅”“专家”三个词语使用的最多,是因为他管理生产无事故和在流水线平台上响当当的“绝活”。省略了他的各种荣誉,最多的是汽车组装线上的各种技术能手称号,还有北京市劳动模范。
“王磊,都加了2个小时班了,还不走?”王磊摇头笑笑:“我再等等,今天有点儿思路,可不能浪费。”“王磊,这个难题连工程师都没研究透呢,别难为自己了!”王磊说:“知识没有人天生就懂,都是靠后天学习的,只要肯学就一定能找到方法,哪怕是笨法子,能把质量和产量早点拉起来,就都值得!”
2011年,26岁的王磊来到长安汽车北京公司工作。5年里,他不仅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精通汽车装配、调试等技术的多面手,还担任了长安汽车北京公司总装车间生产计划专员和现场督导师,成了技术精、业务强的生产管理骨干。他所带领的总装B班也从不足60人壮大到500余人。由他研究出的“工位平衡调节法”成功地将各个工位操作时长控制在100秒至120秒,使得整个生产线平衡率提高了75%,为长安汽车北京公司其他车型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长安汽车北京公司从2010年9月30日奠基,到2012年3月底正式投产;从第一台E30在新能源车间下线,到第一台悦翔V5在总装车间下线;从2012年年产7000辆,到2016年年产22.4万辆……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众多像“王磊”式员工的努力和奉献。
“看到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安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我很自豪也很幸福,因为这里有我出的一份力。”王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