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大自然“寻宝”
2016-10-11 22:54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边磊/文 周世杰/摄
来源:劳动午报
“快看快看,这个松果里还有松子,能不能吃?”经过一番寻找,五年级的小絮同学发现了一个松塔,赶紧招呼同组的同学过来观察。
金秋时节,北京市登莱小学的800多名小朋友来到北京市黄垡苗圃,在老师和苗圃叔叔阿姨的带领下,上了一堂寓教于乐,轻松活泼的自然知识课。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班级都由班主任+苗圃老师组合,带领同学们做不同的游戏,通过游戏学习自然知识。每个同学都会给自己取一个“代号”,有的人叫花草、有的人叫飞象、还有的人叫枫叶。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叫蝙蝠与蛾子……”黄垡苗圃的张老师带领二年级的小同学围成一圈,通过游戏开始了关于动物知识的学习。
而五年级的小絮,和同学们又在自己的“自然宾果单”上填上一项内容。
苗圃副主任李迎春告诉记者,去年苗圃正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目前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已开发出六大主题活动,即园林工作者一天,小小林业工作者;生态系列植树活动;彩叶树种文化认知;叶拓、叶化石与彩叶盆栽DIY等自然创作;挑战自然宾果学习任务单、寻找自然珍宝并装饰自然教室;彩叶植物一生,科学探究——扦插与组培繁殖等。
自然宾果单正是其中一项主题活动,通过“寻宝”游戏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上面填写有生命的动植物及其特点,比如一朵紫色的花、马褂形状的叶子、一只在吃东西的昆虫。
北京市黄垡苗圃是集彩叶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试验示范、良种选育、技术研发、繁育推广与生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北京市唯一一个国家彩叶树种良种基地。近年来,苗圃承担了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等多项市园林绿化重点项目,2015年为首都绿化美化建设提供优质苗木10余万株。
2015年12月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以来,苗圃已经组织了20次这样的自然课堂活动,为2000名不同年龄段的在校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绿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