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艺术范米粉是怎样炼成的?

2016-04-13 23:28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万玉藻/摄 子溪/撰文 来源:

 
  吴双勇与何静,是宋庄艺术区数得着的设计腕儿。吴双勇主攻立体设计,为许多著名乐队做过舞台设计。何静主攻平面设计,她服务的企业都是世界五百强品牌。
  “我们来北京快20年了,到处寻找纯正家乡口味的米粉,但就是找不着。”吴双勇说。
  “我们是湖南常德人,常德米粉是著名的地方小吃。”何静说,“只有吃上一碗常德米粉,才能了却乡愁。”
  何静的姥姥姥爷是当地出名的米粉工艺大师,在常德开的米粉店曾经闻名遐迩。
  “姥姥姥爷将手艺传给了我母亲,我母亲又将手艺传授给了我俩。”何静说,当他们决心在宋庄开一家“常德派”米粉店时,还专门请她母亲来店里手把手教了大半年。
  “常德派”米粉在宋庄被称为“艺术范米粉”,食客们多为艺术家,他们认为这里的米粉做工讲究,精雕细刻,有一种来自洞庭田野的清新气息。
  “做好米粉犹如做一份艺术品,原料就是素材,必须纯正,加工犹如创作,必须一丝不苟。”吴双勇说,“比如牛肉汤头,应当选清真牛腩,然后熬够3个小时,才能出鲜味。”
  “过去做设计,经常熬夜,我称之为早上才下班。”何静说,“现在做米粉,收入不如从前,但生物钟要正常一些了。”
  夫妻俩把店面的设计布置,食材和餐具,以及外卖的包装全部参照艺术标准一体打造。“所有材质只有自己把关才踏实,所有制作只有亲力亲为才放心。”吴双勇认为,“这就是我们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好像一放松标准,心里就过意不去似的。”
  “常德派”米粉如今还开了个微店,取名“制私匠”。“制私匠的意思就是私人定制+工匠精做,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知道,制作无论大小,都需要像老辈工匠那样,用心精致,不要留下瑕疵。”何静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