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寂静的世界里制作最美的景泰蓝
2016-03-11 23:54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周世杰 万玉藻
来源:
“你在铜胎上粘花的丝纹匀称自然,让我看看!”“你要严格按照设计师的图纸要求仔细粘贴。”吴玉婷和王春用聋哑手语交流比划着……
三八节这天,记者来到中华老字号北京市珐琅厂采访这里的15名聋哑女工。一进景泰蓝制作车间,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李静正在为几名聋哑爱徒讲述景泰蓝制作技艺。“干我们这一行要仔细、认真有耐心,还要做到心静才行。聋哑人很适合这项工作,她们的活儿很好,进步都很快。”李静接着说,“我的爱徒李莉在去年举办的北京燕京八绝技能大赛中获得了景泰蓝点蓝金奖,并被授予了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和技师的职业资格。”
这15名聋哑人平均年龄30多岁,在景泰蓝制作最主要的掐丝、点蓝工序都有她们的身影。“企业为我们上了五险一金,工作稳定了,我们要专心的工作。”高级工张曦用手语比划着说。
为布满扁铜丝的胎体上点蓝,准确领会设计师的色彩效果要求对于聋哑人是比较难的。李静说,“准确调制色彩,用哑语很难传达给她们,我们要手把手的教,让她们领会色彩的变化。”
为了把这道工序干好,她们平时经常到景泰蓝博物馆,亲眼目睹前辈工艺大师的优秀作品,仔细揣摩他们的技艺,体会点蓝色彩的变化,在制作景泰蓝工艺历史的时空里寻找大师的工匠精神和作品中的文化艺术精髓。
她们热爱景泰蓝制作这门手艺,经过大师和老技师们几年的传帮带,她们都能熟练掌握各道工序,如今她们也成为传承景泰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