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一个人 一条线 一路情

2015-12-02 22:55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边磊 于佳 来源:劳动午报


  6:30,11:30,16:30,一天三趟,丰台体育中心至大王庙,15公里,17站,每周休息一天。313路驾驶员刘宝中过着这样规律的生活,已经五年多。
  公交人都说,313路是北京公交一条特殊的公交线路,因为自1978年线路开通至今,37年以来,这条线路一直都是由一名驾驶员和一辆公交车组成,可谓一人一车一线。
  313路为定班车,每天早、中、晚各一趟。看着一天三趟的公交车,其实司机并不轻松,早上6点到岗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8点半回班,11点半又要出发;等到下午1点半返回,4点半又要出发。每班车都是饭点儿行驶在路上,之间看似有3小时休息的时间,司机却全天不能真正离开车队。因此,能被选上驾驶313路的司机,一定是领导特别信任的。
  5年多前,前一任驾驶员退休,领导再三思量,相中素质过硬、安全驾驶零事故、零违章的优秀驾驶员刘宝中。
  为人随和乐观的刘宝中,是313路第五任驾驶员。他一个人开着固定的一辆车,往返在这一条线路上,却并不寂寞。刘宝中说:“很欢乐,很热闹。”
  313路最初开通,是为解决沿线年轻人上班出行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大多开车上班,坐这趟车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刘宝中脾气好,人也热心,扶老人上车,帮老人拎东西都是常有的事儿。久而久之,老乘客们有什么话也都愿意跟他说。
  72岁的王大妈,因为身体不好,经常要去医院拿药,刘宝中知道后,主动提出帮老人拿药,免除老人的奔波之苦。到了拿药的日子,王大妈趁着早班车的时间,把病历本和卡交给刘宝中,就回家了。中午12点,刘宝中的车差不多又到这站,王大妈已经提前等着拿回自己的药了。
  利用早中、中晚之间不需要开车的三个小时,刘宝中帮沿线的大爷大妈缴电话费、拿药、带东西……这趟车上的老乘客,人人都有刘宝中的手机号,不少人还加了他微信,有什么需要帮忙又不是非得本人出现不可的事儿,大家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告诉刘宝中,就解决了。
  由于这条线只有一趟车,刘宝中把电话告诉周边工作的人,大家下班后经常会提前打电话问车到哪儿了,再到车站等车。
  刘宝中说:“冬天,站在没有遮挡的路边等车,大风吹过,人就凉透了,可不等,一旦错过,就只能打车了。咱们干的是服务行业,干嘛让人家等啊,所以就提前估计一下时间,电话联系。当然,行车途中不能打电话啊!”
  日子久了,独行却不寂寞的313路被沿线乘客笑称为“特权车”,司机不但认识每一名乘客,而且服务到位,大家都觉得这趟公交车真正给自己带来了方便。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