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9 21:42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闵丹 于佳 来源:劳动午报
凛凛寒风中,数十根高达12米、光秃秃的电线杆静静伫立着,只见一个个头戴安全帽、脚穿脚扣的配电工利索的爬上爬下,各自进行着配电拉线作业。深秋的北京,室外最低温只有4度,汗水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停地流下……这是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配电线路工比赛的实操决赛现场的一幕。今年技能大赛电工项目的承办方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选择了配电线路工和装表接线工两个最考验电工技术水平的项目进行比拼,不仅从准备工作到安全意识都全部纳入考核,拉线制作等细节更是精准到毫米,体现了大赛对电工技能人才全方位的考量。
装表接线是每一个电工都要掌握的“基本功”,但想从近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也并非容易的事。在比赛选手随身携带的工具箱里,七件主要工器具 “一件也不能少”,在装表接线工的比赛现场,记者看到,按照比赛的规则,在45分钟的比赛时间内,选手要完成低压三相四线电能表的装表接线操作,比赛的项目不仅包括着装、注意事项和接线质量,工艺上更要求接线“必须横平竖直,不交叉线,布局合理,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一名裁判人员介绍,所有选手们在装表接电过程中,不仅要接对、接好更要接得准,这是个细致的工作,虽然有时间的要求,但更需要这些一线工作人员的扎实基本功。
精准度的要求还体现在这次大赛的每一个细节中,配电线路工决赛的当天,由于室外风力不小,在比赛开始前,各位裁判都叮嘱选手们注意安全。在杆下完成拉线上把的制作后,选手们陆续开始了登杆作业。只见选手们穿着脚扣,系好安全带,一步一步向上,不到一分钟,已经爬到了12米高的电线杆的杆顶。完成杆上作业后,选手们需要再回到地面完成拉线下把的制作,小指头粗细的钢绞线需要经过弯曲、穿入楔形线夹、砸入楔形、绑扎等多个程序,粗细不一的钢线在这些电工手下翻飞着,似乎变成了艺术品,直到最后的成型和固定。这里每一个线的长度和拉线上把一样都精确到0.5毫米,而裁判对这些细节的评分则精细到0.5分。
“对于选手来说,毫米的较量可能意味着胜负的差距,而对精细度的要求,则是电力职工对岗位安全铁的准则。”大赛的裁判人员笃定的告诉记者。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