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闲不住的老刘

2015-06-18 22:04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 来源:

 
  □本报记者 陈艺 陈曦 摄影报道
  “师傅,您来啦!您的菜最近长的不错,尤其是黄瓜,结不少了。”看到熟人走进菜园,老刘热情地打着招呼。
  老刘名叫刘长春,是首农集团西郊农场的一名老职工。今年57岁的他,16岁就在农场参加了工作。抬河泥、种水稻、烧红砖…虽然干过的工种不少,但从未离开过农场。现在,他在农场所属的三元农业都市菜园工作,虽是一线职工,可也身兼数职。平日里,既要帮助小菜园的客户照顾蔬菜,又要负责园区内的安全保卫,还承担着办公区域的保洁工作。
  “我只有初小毕业,没什么文化,可是我知道,这人啊,不能闲着。我父母年龄大了,为了让他们能踏实生活。我向单位要求,尽量多承担一些工作,可以多挣点工资。领导们都很照顾我。”老刘说完,腼腆地笑了。
  一直强调自己“没文化”的老刘,说话中却时常能引经据典,有时还能背诵大段的古文。他说,这些都是从客户那里学来的。“来我们这儿种菜的,好些都是文化人,有学校老师,有报社编辑,有部队干部,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就能学到很多东西。”老刘说。
  而事实上,来到菜园的客户们,却是都希望能跟老刘多学一点种菜的方法。“他帮我管的菜,长势特别旺。”“我们种的菜,之前长了好多小虫子,我还想是不是得打药了,可他帮我浇了几次水,虫子就没了,太神奇了。”说起老刘种菜的技术,几位客户直伸大拇指。老刘却谦虚的摆手,“其实,干的时间长了,就都知道了。拿这黄瓜来说,爬上杆的枝不是越多越好,保证有一根就成。这菜,分枝太多只会消耗更多的养分,要及时掰掉。”看着菜园里各色瓜果蔬菜,老刘满脸欢喜。
  在很多人看来,老刘的工作是辛苦的,一人多职,整日不能得闲,而且大多工作需要在室外,冬伴寒风,夏晒骄阳。但老刘却说,“有蓝天,有清风,我的劳动给他人带来快乐,给家人带来幸福,我知足。”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