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康妈”和他的“孩子们”

2014-09-19 23:53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边磊 文 于佳 摄 来源:劳动午报


“康妈”幽默的语言让课堂上一片欢声笑语。

工作之余,青年职工都乐于和书记开个玩笑。

为职工修理小电器是康书记的“拿手绝技”。

亲自上阵,教厨师做京酱肉丝。

连续阴雨天后,趁着出太阳康书记帮职工晾晒衣服。
 
  “我跟我们书记差着30岁,可是我们没代沟,有什么琐碎事儿都得他解决。”项目经理李艳阳说。
  常州市青洋路高架工程项目,来自北京市政路桥总承包一部的十多名项目人员从去年4月进场,已经在项目上坚守了一年多。为了按时完成施工进度,这些汉子就连春节都没回家。这其中也包括项目部书记康思源。
  从1995年开始担任项目部书记,康思源已经习惯了这种一年到头不着家的生活。常年在外的工作不但锻炼了他的生活能力,而且让他比一般人更耐心、更细心、更会照顾项目上的同事。大家开玩笑时会说,康书记是我们的“保姆”,我们想不到的,他都替我们想到了!
  “书记,打球儿去吧!”
  “书记,我扣子掉了。”
  “书记,我想吃肉饼了。”
  “书记,这半导体不响了,您给看看……”
  常州青洋路高架工程项目上大多是年轻职工,除了康思源,一水儿都是80后的小伙子。
  “我管生产,有时候工序进度压力大,无名火就蹿起来了,书记一点儿不跟我们急,他是真的一点儿都不急!”80后的张建恪是项目副经理兼总工。有时候,无名火上来,他直接就对康思源喊起来。康思源呢,四两拨千斤,不急不恼,乐呵呵就把小张的火气化解了。
  “别看我老嚷嚷,我俩关系可好了,是真好,我们都特喜欢书记!”张建恪说。
  前几天,眼看工程接近尾声,两个施工队却因为机械费用问题打起来了。老康听说了赶过去劝说,谁知拉扯中自己反倒挨了几拳。虽然是无意间打到的,但事后双方都觉得对老康很愧疚。康思源倒是豁达:“我挨几下没事儿,打完矛盾能解决就算没白挨!”
  项目上年轻人多,结婚生子不可避免。从去年开工到工程结束,项目上先后有5个职工的爱人生小孩。忙工程的这些新爸爸不能在家陪老婆,康思源太理解这种不能着家的苦衷。于是他趁回北京办事儿的机会去看望这些职工的家属。也不上楼,就在楼下把慰问的物资和心意带到,给家人送去一点温暖。“这和一般生病不一样,咱们不能去人家。”康思源的细心体现在各个细节上。
  原本回京办事的时间也就一两天,办了公事,看了家属,留给自己家人的时间就几乎没有了。每个月给项目上的职工过生日,却连香山都没陪自己老婆去过一回。康思源总说:“我找着一个好老婆。”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都是五味杂陈。
  教年轻人缝扣子,教南方厨师做北方的京酱肉丝,亲自动手给项目部的职工修半导体……
  康思源说:“没什么大事儿,我这干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儿,你让我说,我真说不出什么!”
  技术员张树强一句话进行了总结:“妈不在身边,康书记在身边跟妈在身边儿一样!”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