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1 14:28 本文访问次数: 作者:首席记者 边磊 文 记者于佳 摄 来源:劳动午报
三位父亲分别录制视频向孩子问好。
工作人员为三家人布置“团圆房”。
见到父亲了!父亲与孩子抱作一团亲个不停。
工作人员为孩子们挑选书包。
出发当天,何婷早早起床让妈妈“给梳个漂亮的发型”。
丁泽鸿和妈妈一起挑选衣物,收拾行李箱。
第一次坐高铁,三个孩子颇为兴奋。
要去见爸爸了,何婷和丁泽鸿高兴地跑在最前面。
这边女孩子忙着让妈妈梳头,那边男孩子拿出了带给爸爸的中学录取通知书,更小的男孩儿直问“到了北京爸爸能带我们去看天安门吗……”8月5日,江苏东台市安建村3个家庭的3个孩子,在为一件事兴奋着:去北京,跟爸爸团聚!
这是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二部为江苏在京务工人员策划的一次亲情活动。
8月4日清早6时,北京地铁在建燕房线03标段一肩挑着党、政、工、团、妇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孟冬梅来到北京南站,准备搭乘G601次列车南下,组织在项目上工作的务工人员子女,与父亲团聚。
本报记者得到消息,也跟随孟冬梅经火车转汽车,来到江苏省盐城市的东台市安建村,全程记录了这一过程。
几天前得到要来北京玩儿的消息,孩子和母亲们就开始做准备衣服、零食、用手机录制想跟父亲说的话……
单位全程包吃包住包交通,还准备带大家去玩儿,这样的待遇以前从来没有过。
5日傍晚,北京南站北出口外,几名汉子焦急张望。突然,几个孩子从人群中冲出来,奔向正在等待的人:“爸爸,我想死你啦!”
12岁的女孩儿何婷第一个扑入爸爸的怀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相比之下,大何婷2个月的男孩子丁泽鸿和8岁的王文祥更多地是站在原地面对父亲一直笑,直到父亲跑上前去抱住他们。
“我们承接了地铁燕房线03标段的施工任务,在项目上,有不少务工人员,因为工期原因,他们从过年到现在都没有回家与家人团聚,放暑假了,这是项目部为他们做的一点事。”孟冬梅说。
这次,正是孟冬梅一人南下,接回了3名务工人员子女:“这是江苏省东台市水利建设有限公司的几名职工,他们在项目上负责预制梁的制作,非常辛苦。”
在选择“接谁的孩子”这个问题上,项目部经过研究,决定从管理层、班组长、一线人员中各选取一名工作优秀的人员,算是对他们的感谢。最后决定接来技术负责人王明、焊工班班长丁玉华以及电焊工何孝东的孩子与家人团聚。
“我兴奋得一夜没有睡着!”何婷说。
“我睡得好香,比平时都睡得更香!”丁泽鸿与何婷正好相反。
而刚刚8岁的王文祥,从离开家一直到北京下火车,都不间断地在唱各种曲调欢快的歌曲。
一起来的,还有孩子们的母亲。为了给务工人员提供好的环境,出发前,项目部调动员工,特别准备了3间“团圆房”,尽管条件有限,已足够让职工和家属感动。
未来几天,项目部还将带几家人逛逛北京城,尽享团圆的乐趣。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 文 记者于佳 摄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