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今日人物 > 正文

天地间最美情怀是“大爱”——记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大爱乾坤环卫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新波

2016-11-17 作者:余翠平 来源:劳动午报

  他出身贫寒,为生计弹过棉花、养过鸭,从承接服装业到经营地产事业……在成功的道路上,他说:“天地间最美的情怀是大爱。”于是,他陆续为“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捐资500余万元。多年来,他为公益事业捐款超过1000万元。他就是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大爱乾坤环卫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新波。
  近日,记者在项新波办公室见到了他,黄色的外套让他格外精神,眉眼间也满是笑意;在谈笑间偶然地沉思或严肃,让记者感受到他温润的外表下,那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他坐着的沙发上侧是一张放大的老照片,上面定格了中央领导人当年接见时传祥时握手的情景。
  “虽然从未见过,但我对时传祥有一种别样的敬重。”他笑着说,开始回首自己的人生。
  少年贫穷
  养鸭赚了第一桶金
  1965年11月,项新波出生于瑞安市湖岭镇大岭垟村,祖上历代务农,家境贫寒。
  1980年春节刚过,16岁的项新波没告诉家人,跟同村一位弹棉花师傅去了湖南,项新波约定跟他包吃包住,月薪8元。
  在项新波的记忆里,那是一段苦不堪言的岁月。每天5点起床,翻山越岭在湖南的农村寻找需要弹棉花的人家,晚上10点才能回到住处。他怕吃辣,常常饥寒交迫,还要经常受师傅地打骂。有时找到了活干,师傅要他趁机偷点棉花,然后把黄泥放在里面充重量。但项新波谨记母亲的教诲,心中装着与人为善的信念,不肯偷棉花。于是,师傅弹棉花的牛筋随手抽过来说:“还不快偷!主人家就要来了。”
  如此8个月后,项新波实在忍受不了了,偷偷爬上一辆运煤的货车,逃到金华。身无分文,无奈之下他叫家里汇了40元钱,才辗转回到老家。
  依靠弹棉花为生的路彻底“黄”了,但项新波仍在不停找着赚钱的门路。他向亲友借了点钱,买了250只小鸭子,到湖岭娄山、陈雅山一带种单季稻的山区放养,当上了“鸭司令”,人随鸭走,他经常躺在草堆或稻秆堆中过夜。半年下来,鸭子长大了,每只卖了10元,赚了几千元。这是项新波赚到的第一笔钱,这一年,他18岁。
  青年得志
  服装地产事业走上正轨
  1982年,项新波考虑学一门生存的手艺,他用养鸭子赚的钱学做衣服,一年之后出师,在大岭垟村开了一间小裁缝店。第二年,他的兄长到北京承接服装业务,项新波跟随到了北京。
  当时,项新波的体重不过40多公斤,每天背着一个20公斤重的旅行袋,里面装着20多套样品服装,走街串巷,从早到晚,冬天没暖气,在零下10多度的低温下冻得直哆嗦。
  几个月之后,王麻子剪刀厂的厂长觉得他那么小的孩子出来做生意不容易,与他签订了350套工作服的合同。
  凭这一笔业务,他赚了3500元,作为第二年重回北京的本金。不久,他就接到了一家塑料制品厂4000多套的服装订单,赚了5万多元。
  项新波的事业慢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多年的积累,2008年,他还成立了山东德壹置业有限公司,先后投资8亿元,开发商业和住宅共计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心有大爱
  一次性捐助300万基金
  在山东开发房地产,项新波因一次偶然机缘结识了时传祥的儿子时纯利。2010年的一天,时纯利对项新波说:“你的事业做得这么大,能否献点爱心?”
  得知是为成立“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献爱心后,项新波关切地问:“需要多少?”
  “20万元。”
  项新波说:“20万元太少了,我出300万。”
  几年来,项新波的事业与北京环卫息息相关,一直惦记着为环卫工人做点什么。他说:“这项针对环卫工人遇到困难应急救助的专项基金,正符合我为环卫工人奉献爱心的意愿!”
  2008年南方雪灾,他向灾区捐赠200万元;汶川、玉树大地震,他共捐资200万元;2010年,他向山东德州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
  在家乡瑞安,他更是投入700多万元为父老乡亲做善事。
  身体力行
  将关爱送给环卫工人
  “他们把干净和整洁给了城市,却把脏乱臭留给了自己!”说起环卫工人,项新波明亮的眼眸闪过了一丝沉重。
  今年初,作为“时传祥专项基金”项目组的组长,项新波和工作人员来到了北京市环卫集团,为15名因病致困的环卫工人送去了15余万元救助款。这些职工均为一线环卫工人,其中有很多人因大病得到过时传祥专项基金两次以上的救助。
  “真是送来了救命钱。”被救助者刘兴父亲感激地说。项新波至今还记得把5万元救助金,放到刘兴父亲手上时,对方十分感激。
  通过工作人员介绍,项新波了解到,今年25岁的刘兴是北京环卫集团下属京环资源公司职员,主要负责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老家在辽宁本溪。2014年11月30日,他突然发起高烧,到医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型)、低增生性骨髓异常性综合症。其父下岗多年,其母为小学老师,医药费已经花费了100多万元。为了看病,父母把老家的房子卖掉,还向周围的亲戚借了不少钱。为此,时传祥环卫基金给了他5万元的救助金。
  “温暖基金在我们全家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浓浓的关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回报这份厚爱。”当项新波将救助金放到延庆部分患大病环卫工人手上时,林明动情地说。
  2009年,林明来到延庆环卫中心清运队,成为一名司机。2013年3月28日中午11点,劳累了半天的林明,突然头很疼,好像要裂开了,他赶紧请了假上医院。此后林明就失去了知觉,住院、做手术,住了20多天医院,患的是脑动脉瘤。妻子借了10万元,给他做了手术。后来他申请了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林明得到了32000元救助,这让他一家人无比兴奋。
  凡是单人超过一万元的救助金,项新波和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的工作人员都会一起送到环卫工人手上。像刘兴和林明这样患大病的环卫工人,在几年的时间内,项新波见了上百个。近几年,他又陆续捐了上百万元,目前已累计为时传祥环卫工人专项温暖基金捐款500多万元。
  “我献了一份爱心,想到能为更多患大病的环卫工人送去温暖,想到能让他们在愁容满面时得到一丝安慰,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多年来,项新波做公益捐赠了1000多万元。他说:“把爱播散出去,送给需要的人,在付出的过程中,心灵也得到了深深的慰藉;人人心中有别人,有大爱,美好才能遍布世间的每个角落。”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