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故事 > 正文

北京榜样(2018年8月第2周)

2018-08-13 作者: 来源:

 
  王丽娟
  为残障孩子点燃心灯
  王丽娟(前排左三),女,1947年6月出生,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校长。
  王丽娟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为智残、脑瘫、自闭症等特殊孩子创办了集特教、康复、科研、岗前培训、实习支持性就业于一体的学校;创建了特奥爱心农庄、天使艺术团等开发释放潜能的平台,帮助千余孩子改变了命运。在发展中她卖掉唯一住房住进由羊圈改建的屋子里,被称作校长妈妈。
 
  李劲松
  用画笔勾勒小巷变迁
  李劲松,男,1962年11月出生,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安定门派出所民警。
  自幼喜爱画画、民警当了24年的李劲松,在2016年参与“开墙打洞”治理工作的期间,将场景拍摄下来再汇入记忆绘出20多幅展示胡同变迁的作品。宝钞胡同第一次运用大型机械拆除违建、方家胡同让酒吧“降温”等一一入画,他用画笔记录背街小巷治理的过程。
 
  詹志芳
  劫难之后的精彩重生
  詹志芳,女,1950年10月出生,朝阳区白家庄东里居民。
  因骶骨瘤而坐上轮椅的詹志芳,曾三次大手术三次全身换血,经历生死涅槃的她20年间创作出《北京娃》等百余万字作品;《轮椅走天下》是她坐着轮椅游历欧美22个国家写成的游记。因台湾行结识地下党员后代,她计划写台湾英烈,投书有关部门呼吁提高伤残军人抚恤标准得到肯定支持。
 
  李圆圆
  为父尽孝是最大心愿
  李圆圆,女,1985年3月出生,通州区梨园镇曹园村村民。
  12岁那年母亲去世,李圆圆在坟前发誓一定照顾好患病的父亲。2007年10月,父亲小便失禁肾功能衰竭无法自理,此后反复住院一次次在死亡线上徘徊。因父亲住院需24小时陪护,她含泪将三个月大的女儿送到公婆家一年未见;对于女儿她很愧疚但她并不后悔,她说女儿还小来日方长,对父亲必须尽到孝心。
 
  李兴华
  创新社区公益模式
  李兴华,女,1978年2月出生,朝阳区民和社会工作事务所总干事。
  曾掀起社区文艺热创下组织协调活动一天10场、一年1200场纪录的李兴华,2011年创建“民和”,成立了社区基金会开展各项公益活动,筹资修建了通惠河畔跨河人行桥,承接儿童福利院的运营,打造了第一个社会组织服务基地后又陆续打造了8个,成为创新社会公益模式的样板。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