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评
2017-05-18
作者:
来源:
必须铲除“代检族”
生存的土壤
□许辉
对于大部分求职者来说,到了体检环节,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入职场大门,而另一部分人却担心通不过体检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甚至不惜花高价请人代自己体检,因乙肝歧视而诱生的“代检族”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代检族”滋生的背后,则是用人单位对肝炎病原携带者的歧视,虽然国家已经三令五申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但部分单位仍然变相考察乙肝等指标,然后寻找别的理由拒签肝炎病原携带者。(5月17日《北京青年报》)
代检族生意的火爆程度犹如一张晴雨表,足以体现肝炎病原携带者入职体检时的焦虑程度。虽然不少求职者知道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开展乙肝项目检测,却鲜有人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走依法维权的渠道,反而求助代检族走歪门邪道的大有人在。相关部门对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坚决铲除代检族生存的土壤。
我国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68条虽然规定,用人单位违规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央电视台《大家说法》栏目2010年12月16日报道的乙肝歧视首例罚单为700元,当时就引起各方讨论,不少人认为区区几百元的罚款根本不足以对用人单位构成震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拿这1000元以下的罚款来处罚用人单位,更是不痛不痒了。
2010年人社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体检的监督管理,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停止在入学、就业体检中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并保护受检者的隐私;同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可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因此被追责的鲜有报道,不但未能阻止违规乙肝检测,甚至还因为工作纰漏给代检族生存提供了方便。
可见,要铲除代检族生存的土壤,就必须严格禁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就业歧视。一方面,严格禁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规开展乙肝项目入职检测;另一方面,严格禁止用人单位要求对入职者开展乙肝项目检测。同时,要提高行政处罚的力度,既要大幅提高罚款的额度,也要切实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用严处罚真正消除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歧视。另外,也要打击代检“消费”末端违法行为,对代检族该行政处罚的就行政处罚,该刑罚制裁的就刑罚伺候。对代检的入职者也应批评教育,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
“中国好室友”
寝室开班为同学补课
5月16日,杭州,浙江农林大学大三学生李海明在该校东湖校区B3222学生寝室里为班级的部分男生补课。他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并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方便其他同学通过视频同步听课。李海明在寝室里开设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补习形式包括复习课堂内容、指导同学作业、分析讲解考试重点、解答同学各类疑难。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该班不少学生的成绩有了提高,专业学习得到了巩固。李海明也被同学们称为“中国好室友”、“大学好班长”。
点评:能为同学补课,肯定是学霸吧?不但有知识,更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交警边监考
边帮考生举吊瓶
5月16日,安徽芜湖,交警边监考边帮考生举瓶挂水获称赞。小伙费某刚参加完科目三考试,突发肾结石,疼痛难忍,正在参与监考的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周文斌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用警车将其送去附近医院做抢救治疗。30分钟后,小费病情稍有好转,考虑到自己离家较远怕耽搁时间,他再次要求现场周警官能否让自己继续参加科目四考试。
点评:为了考试,这位患病的考生也是拼了,在交警的助力下终于完成了考试,但还是应该注意身体状况,别硬撑。
江西新余开展助残行动
免费发放轮椅助行器
5月15日,在“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江西新余市残联与民进新余市委会联合开展“精准康复辅具下乡”爱心活动,向该市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坐便椅、助行器、腋拐、盲杖等各类辅助器具53件,以解决当地残疾人生活难、出行难等问题。
点评:残疾人不但需要各类辅助器具,更需要全社会的爱心。
洗衣机摆上街头
逛街家务两不误
近日,一种公用洗衣机出现在上海街头,用户通过手机支付或者现金支付的方式使用。这种洗衣机容量相对较大,并且带有烘干功能,放置位置又比较靠近商业区,市民可以在逛街之余将家中不便清洗晾晒的大件衣物,如窗帘和棉衣、羽绒服等拿来清洗烘干。
点评:这真是个福利啊。逛个街的工夫,衣服就洗完了。
印度大象
过铁轨时被撞身亡
当地时间5月9日,印度西里古里,人们聚集在大象尸体旁。大象在穿过铁轨时被高速火车撞后身亡,众人撒花哀悼。
点评:这是个悲哀的事件,经常有大象出没的公路、铁路的旁边应该设立警示牌,提醒司机:“这里有大象,开车要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