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评
2017-05-04
作者:
来源:
一杯半价冰饮
盛满爱心与尊重
□李英锋
近日,四川成都一名环卫工到责任区附近的一家奶茶店希望购买最便宜的冰饮,店员谎称打5折,售出一份4元钱的大杯冰饮。这温情的一幕落入网友“kimiamber”眼中,他随即发出一条微博,不到4天转发量超过1.3万次,点赞超过1.8万次,评论近4000条。微博发出后,很多网友认为这种做法比免费赠送更贴心,上百人在微博跟帖,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点滴善意。(5月2日《成都商报》)
一杯半价冰饮,十分暖心。环卫工虽然工作艰辛,收入微薄,但也是有尊严的劳动者,新闻中这名环卫工到奶茶店,本意是以消费者的身份购买一杯最便宜的冰饮,而非祈求施舍。奶茶店的店员面对环卫工的消费需求,灵机一动,临时打折,专门为环卫工“制造”了一款最便宜的冰饮,让环卫工以与经营者平等的身份体面地购买了冰饮,既让环卫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优惠,又照顾到了环卫工的尊严和需求,可谓用心良苦。尽管这只是一件小事,却体现出奶茶店店员细腻的善意、施善的情商与技巧、平等施善的理念以及对环卫工的充分尊重。一杯半价冰饮盛着满杯爱心,香气四溢,不仅环卫工在从记者口中知晓此事后感到非常温暖,就连读到这则故事的人也能“品味”到这杯半价冰饮的甘甜与温馨。
网上还流传着一则故事——有位落魄者到一户人家乞讨,这户人家的主妇并未直接施舍食物或钱财给落魄者,而是让落魄者搬运家里的一些砖头(实际上无需搬运),然后又给了落魄者一些“工钱”,落魄者凭自己的“劳动”体面地得到了帮助,也燃起了生活的斗志。后来,落魄者发奋图强,成功了。这则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蕴含的道理却是真实的。这则故事与新闻中半价冰饮的故事具有很多相似性,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帮助他人,向他人表达善意,应该多考量一下受助人的需求和感受,不能想当然地只顾自己的感受,应该让受助人“站着”接受帮助,而不是“跪着”接受施舍,应该让帮助不生硬、不突兀、不粗暴、不单向、不居高临下,尽量让受助人感到自然、平等、舒服、真诚,这样的善意不仅有善的结果,也有善的过程,代表着一种善的境界。
在生活中,发生最多、对人们影响最深的往往不是大手笔的善,而是那些点滴的善意。点滴善意也能暖人心,也能凝聚生活的动力和希望,也能照亮生活的路。我们需要相互帮助,相互慰藉取暖,我们都应该学会做点滴善意的播种者,都应该在施善时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用一句话、一杯水、一把伞、一阵力、一个谎言……来平等地帮助别人,让关爱恰到好处。这样,既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
“齐天大圣”
探游“海底世界”
5月1日,在长春市一家海洋馆,潜水员扮成齐天大圣进行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点评:为了吸引游客,这位扮演大圣的工作人员也是够拼的,任何一种工作都不容易。
癌症女子
生日当天被求婚
4月29日,在乌鲁木齐的一处商业广场上,邵先生为安女士生日当天准备了一场特别求婚仪式。据了解,邵先生曾患有抑郁症,自从认识安女士后性格大变,渐渐两人坠入爱河。有一天,邵先生得知安女士身患癌症后,暗下决心不管安女士活多久,都要让她做最幸福的新娘。邵先生表示,安女士内心深处想要一场浪漫的求婚仪式,就这样上演了这感人一幕。
点评:患上癌症的这位女士很不幸,但收获了爱情,她又是最幸福的。
成都爬山虎
“围攻”高架桥
4月30日,春意正浓,成都市二环高架桥桥下的爬山虎长势喜人,一座座桥墩被“围攻”,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点评:绿色的爬山虎为“钢筋水泥的丛林”增添了一抹绿意,希望城市中的绿色越来越多。
七旬老人发明
拉杆箱式电动车
4月29日,在西安兴正元广场,一位71岁的白发老人骑的拉杆箱式电动车赚足了回头率,有人称赞“帅”,有人当场想买,得知是老人自己发明的,大家纷纷称其是能人。这个拉杆箱有很多“机关”。将拉杆箱横放,顶部前面有个皮质盖子,里面就藏着折叠好的电动车车头,车头下面有两个挡板下面是两块电池,底部前后各有一个车轮,底部中间为脚踏杆,全部放开后,人坐在箱体后部,用车钥匙打开开关,旋钮车把手就可以开了。
点评:老人的创意值得点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骑上这种电动车上路,可要注意安全哦!
巴西民众
为雕像戴隔音耳罩
当地时间4月26日,巴西圣保罗,在第22个国际噪音意识日到来之际,当地民众为一处纪念碑的雕像戴上黄色的隔音耳罩。
点评:马路的噪音、工地的噪音……人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噪音包围,人们除了要防范噪音外,更应该减少噪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