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评
2017-04-13
作者:
来源:
治理背街小巷 也是为民办实事
“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日前公布。根据方案,从今年起北京市将利用3年的时间,完成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提升。通过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的环境要达到“十无”的标准: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的标准。(4月11日《北京晚报》)
背街小巷,是城市主要马路后面的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间。其虽然“背”而“小”,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大舞台、大空间,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舒适度、出行便捷度、呼吸清新度、耳根清静度。总之一句话,关系到老百姓的宜居指数、健康指数甚至是幸福指数。故而有人说,“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而背街小巷则是城市的‘里子’”。每一个城市,无论是否正在或需要创建文明城市,都应该努力扮靓每一条背街小巷。
不必讳言,在一些地方,背街小巷的私搭乱建、开墙打洞、违规停车、乱堆杂物、凌空架线等现象,成为困扰群众“家门口”的老大难问题,使得背街小巷成为脏乱差的典型。何也?那些地方的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往往只看到建设与整治通衢大道、公共广场、商业大街、公园绿地的必要与紧迫——可以显示“大手笔”,可以做出“好成绩”,且效果立竿见影。而背街小巷不仅不容易出成绩,反因人流车辆聚集,而成为难啃的“硬骨头”。这种拈轻怕重、重表不重里的思维,显然要不得。
实际上,城市管理、文明创建,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通过提质改造扮靓背街小巷,一方面,可以暖民心,让老百姓觉得,这才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搞起城市管理、文明创建来,更容易让老百姓与相关部门“思想上合拍,行动上一致”;另一方面,背街小巷更考验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细节决定成败,大事起于具体”,问题错综复杂、利益盘根错节的背街小巷都能治理得井井有条,何愁整个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不能再上一个甚至几个新台阶?
于此而言,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提升,无疑是谋求科学发展、为民众办实事的举动。扮靓背街小巷,也应该是其他城市进行文明创建、搞好城市发展的一大要务。不仅要改造背街小巷、亮化背街小巷,让它们全部焕然一新,散发勃勃生机,还可以因地制宜,尽量追求大多数背街小巷样貌不同、韵味不同、景致不同,各有特色,正所谓“一条街巷一处景,各条街巷景不同”。当老百姓身边的背街小巷都成为“文明街巷”,何愁建不成文明社区、文明城市?
□何勇海
成都“友善之墙” 设立一年后关闭
4月11日,成都牛王庙地铁口关闭后的“友善之墙”前空空如也,墙上仍然留下痕迹。一年前,成都第一面“友善之墙”在这里设立,吸引不少当地民众积极参与,市民将自己不要的衣物拿出放在“友善之墙”,等待有需求之人。据了解,从最初每天上百件衣服的捐赠量,到如今的关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没有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图为2016年3月,挂满衣物的“友善之墙”。
点评:做公益不能只有几天的热情,避免“友善之墙”陷入尴尬境地,需要社会各方、政府及其部门共同努力。
河北一老人 退休21年作画万余幅
4月11日,河北石家庄77岁老人王默一如既往地在构思、作画、归纳……她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工作室,每个房间的墙壁上都挂满了书画作品,有大型国画、儿童画等,就连房顶的横梁上都满满当当。“画笔伴随了我这么久,习惯了它的存在,已经将作画融入到了血液中。”退休21年作画万余幅的王默说,她从未想过要停笔。图为王默正在整理自己的作品。
点评:一些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很空虚,这比物质的匮乏给身心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应该多培养自己的爱好,让晚年生活丰富一些。
杭州一高校连续12年 推出“2元盖饭”
近日,杭州师范大学在12年里坚持向该校学生推出“2元盖浇饭” 吸引了当地媒体关注,不少网友为此也是纷纷点赞。图为学生在杭州师范大学购买的“2元盖浇饭”。
点评:“2元盖饭”不能赚钱甚至赔本,但学生们却因此得到实惠,这是千金难换的。业界良心啊!
江西都昌送科技下乡 无人机喷药受称赞
4月10日,100余名种粮户代表在江西省都昌县蔡岭镇国家种粮示范基地观摩农机插秧和无人机喷洒农药。当日,都昌县农机局开展春季送科技下乡活动,教会农民使用农机插秧和用无人机喷药,受到在场观摩代表高度评价。
点评:有高科技的助力,必然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尽快学会使用这些高科技产品。
汪星人福利! 墨西哥现小狗冰激凌店
4月9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宠物犬正在吃冰激凌。墨西哥城有一家专门为小狗提供冰激凌的店铺,吸引了众多顾客。
点评:看来面对美味的诱惑,汪星人也是无法抵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