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2016-12-15
作者:
来源:
汽车保姆——记长安汽车北京公司技师刘泗磊
□本刊记者 闫长禄
在长安汽车北京公司,只要提起刘泗磊,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大家夸赞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取得的诸多荣誉,更是因为他手上响当当的“绝活”。在大家的评价里,“教授”“师傅”“大厨”三个词语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记者也在心里想,此次采访对象一定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工人。可当他出现在记者眼前时,却是一个典型的“80后”——阳光、自信、爱说爱笑,这就是长安汽车北京公司技师刘泗磊。
“泗磊,这根线路出问题了。”“小刘,油管的问题搞定没有?”“马上调整一下数据。”……采访不到十分钟,刘泗磊却接了3个电话。记者提出的问题刘泗磊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一个又一个电话打断。“每天都是这么忙,有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更别说吃饭了。”他腼腆地笑着说。
2009年长安汽车旗下的悦翔轿车产能扩大,调试人员特别是技能人员严重不足,刘泗磊从试制车间转入检测线调试。在检测线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汽车性能不合格返修工作。这个工种专业知识强,技术难度大,对刘泗磊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在工作中刘泗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汽车理论、发动机技术、汽车底盘、汽车电气电子新技术、汽车网络等专业知识。在师傅李虎的悉心培养下,刘泗磊很快成长为一名汽车电器调试工。在工作中刘泗磊也积极培养自己的队员,使他们的调试技能都得到了提升。辛勤的付出和努力使刘泗磊很快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技术能手,成为同事中的技术佼佼者,多次代表工厂参加各种技术技能竞赛。
2010年,长安汽车北京公司成立。2012年,业务能力突出的刘泗磊被公司点将,从重庆来到北京。新的工作环境,新的生产线路,让刘泗磊感到自己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不足以胜任岗位。“市场上的汽车电器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而且各个汽车品牌厂家各有所长,我必须跟上新技术要求。”刘泗磊坚定地说。为了克服自身的短板,刘泗磊以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牛劲儿”努力为自己“加油充电”。
为建设绿色北京,北京市政府大力普及使用清洁能源车,决定在北京市各远郊区县成立纯电动出租车运营试点,北京长安汽车公司承接了房山区的200辆E30纯电动汽车的订单。这次任务交车时间紧,生产人员不足,加之新工厂、新技术,刘泗磊面临的生产难度非常艰巨。在生产过程中,车体出现了密封不严的情况,前十辆车下线后淋雨检测发现漏雨,导致驾驶室内进水及各种电器故障。返修时拆装内饰件,又造成大量的内饰件拆坏和碰划伤报废。为了排除漏雨问题,刘泗磊带领徒弟整天泡在淋雨棚内,将车内所有内饰全部拆除,一台一台的淋,查找漏水点。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12点钟,第二天早8点又准时出现在现场。技术过硬的刘泗磊在工作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会让任何蛛丝马迹从眼前溜走。有一次他在检测线发现车辆空调漏冷媒,导致空调制冷不足或无法开启故障。为了尽快查出故障原因,不影响交车进度,刘泗磊天天蹲守在检测线,专门找来故障车拆装零件查找原因……经过反复验证,最终发现是阀芯密封不良。如果换管路则时间长、难度大。于是,他凭借专业经验牵头改造了一个小工具,对阀芯加以紧固。经过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顺利保证了车辆交付。
由于工作能力强,公司决定让刘泗磊兼顾市场问题指导及技术支持。从此,他每年电话指导达100余起,亲赴现场应急处理20余起,及时解决市场反应的问题和不足。他奔走在全国各地为客户排忧解难,从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维护了长安汽车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形象。“长安汽车都是我和弟兄们一起生产的,看到中国人自主研制的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我感觉很幸福!”刘泗磊自豪地说。
中铁22局天瑞公司
王秉达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雾霾
让温暖从我手上传递下去
“今天中午午餐免费!祝寿星们生日快乐!”哪怕是雾霾的天气,也挡不住员工们的热情。逢月末,公司惯例是给当月过生日的员工过生日。这个月也不例外,安排食堂加菜、贴红纸……小小暖心的举措正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每一位员工。
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是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前提,也是工会有效履行组织职能的保证。作为公司的工会主席,为使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有效开展,防范风险,我们在2008年就重新调整了用人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特殊性,不再自主聘用临聘人员,选择与固定的劳务公司合作,以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使用临时用工。派遣员工分布在公司的各个岗位,其中以区域销售、信息、招标人才居多。
面对众多派遣员工,我们允许派遣人员参与公司大小事务、会议、活动,建立了“四同双进”政策,即同待遇、同教育、同活动、同温暖,进家、进人心。记得今年1月份,在深入调查研究后了解到目前公司有十几名困难职工,其中有6名派遣员工家庭经济困难。经过研究,我们决定给予每人1000元的扶贫帮困基金,并走访慰问了困难职工家庭,跟他们进行深入的谈心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真正做到了“进家、进人心”。当60多岁的外聘保卫员王钰铮双手接过这份“温暖爱心”时,他双眼满含热泪,激动地说:“谢谢领导,谢谢工会,让我们这些打工者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温暖!”
西单明珠施工管理
娄涛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阴
特巡小组让隐患不过夜
弹指之间又到了2016年的岁末。作为西单明珠商场的一名普通员工,一名普通的基层劳动者,回想起这一年的经历,我感慨良多。
我在西单明珠商场负责施工管理工作。众所周知,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安全都是重中之重,更何况我们的商场地理位置特殊,紧邻中南海、长安街,平时的人流量又是非常的大,所以消防、生产、经营上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公司总经理亲自挂帅,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生产”为主题开展了公司及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安全检查及自查。同时对员工及商家定期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全年累计培训达到600多人次。在用电安全上,我们商场也按照国家及北京市的标准严格执行材料标准和用工制度来保证大厦用电的绝对安全。
除此之外,我们还自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公司从各个部门抽调了业务骨干成立了一个特巡小组,每天负责巡视楼内的各种安全隐患,一经发现立即整改,做到了隐患不过夜。另外,在大厦一些商家自行的施工中,我们也做到了施工前开协调会,强调安全和施工工艺,并对安全问题进行全程监管。为了做到“安全生产零事故”,公司还自费配备了安全帽、护膝、护肘,甚至是护臀,给施工人员全方位的保护。
来我们这里施工的工作人员不禁感叹:这么齐备的防护措施!听了他们的话,我发自内心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