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图评

2016-11-17 作者: 来源:

  百万富翁当环卫工
  只是一种
  生活方式而已
  □许庆惠/文
  11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街西四环与中原路附近街头,一名六旬老人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沿街清扫着地面上的垃圾和尘土。立冬后的郑州早晨的天气很是寒冷,老人手持扫帚,不紧不慢一下下清扫着掉在地面上碎石子。据老人称,他叫赵新和,今年66岁了,曾经是西郊铁炉村的村民,现在村子拆了,临时租住在西三环附近,平时忙活惯了,手头闲不下来,四年前就开始干环卫工扫马路,一直坚持到现在,虽然辛苦,但心里很踏实。“赵老爷子可不是一般的环卫工,今年66岁了,生活朴实的很!”赵师傅的同伴赞道,“老赵原来居住的城中村老房子拆迁后,按照政府相关规定,可以分得到六七百平方米的补偿房屋,折合时下郑州的房价,少说也在六七百万元,完全可以安享晚年,衣食无忧了,而他却闲不住,心甘情愿的坚持做环卫工,每天起早贪黑的清扫马路......”(11月11日中国青年网)
  一位北方普通的农民,干了几十年庄稼活,土坷垃里刨食,实在是不容易。不用说,这几十年的日子一定是紧巴巴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拉家带口的,就盼着有出头之日。按有些人的想法,像赵新和老人这样的,遇到村里老房子拆迁,得到了一笔巨款。那真是“拆迁拆迁,一步登天”。从今往后,啥活也不干了,享清福去喽。
  可赵新和却不这样,照样干他的清洁工,每天早出晚归,干着既脏又累的活儿,心里却依然保持着平静快乐。
  这是为什么呐?首先,劳动意识在他内心根深蒂固。从小就受到劳动最光荣,不劳而获最可耻的教育,形成了只有用自己辛勤的双手通过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的思想理念。并且通过自己几十年的种庄稼的体会,悟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和通过劳动获得收获的成就感。
  其次,劳动已然成为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习惯。一个辛勤劳动几十年的人,让他成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那肯定受不了,如坐针毡,非待出毛病来不可。
  再次,人到了赵新和这个年纪,因为见过和经过的事情多了,内心早已变得平和,对金钱和物质生活的要求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强烈。只要有事干,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就会感到心满意足。当把劳动当做是一种乐趣,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谋生的手段时,就进入了更高一层的境界。我想,66岁的赵新和应该属于此列吧。
 
  福建畲族
  木偶泡茶令人叹服
 
  近日,在“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省福鼎市举行的一场文艺表演上,一个徒具躯壳的木偶在艺人几条细线的牵引下进行畲族木偶茶艺表演。整个泡茶过程如同真人一般,令人叹服。
 
  点评:木偶泡茶,泡出的茶肯定别有味道,这功夫难就难在“心手合一”。
 
  台州马拉松现场
  “交警宣传”成靓丽风景
 
  近日,2016台州国际马拉松在浙江台州开赛,“卡通警”的精彩宣传,赢得了观众一大片的点赞目光。据悉,台州交警共组织现场表演50多场次,开展交通法规有奖竞猜2200人次,实施纠正违法及时宣传5800人次,约30000余名过往观众受教育,宣传效果良好。
 
  点评:由“卡通警”来宣传交通安全,这种形式很接地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呼和浩特街头
  出现3D立体斑马线
 
  近日,呼和浩特街头出现3D立体斑马线,据悉,当地交管部门将先期设少量试点试用,如合适会将广泛应用。
 
  点评:斑马线是行人的安全线,采用这种形式可以提醒司机和行人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但无论什么形式的斑马线都不如人心中的“安全线”。
 
  高龄狗狗接受安乐死 
  数百人陪它最后一次散步
 
  近日,在英国波斯海滩,数百名动物爱好者陪即将安乐死的高龄狗狗“小胡桃”进行最后一次散步,让它在快乐中离开。
 
  点评:感动!相信“小胡桃”一定会说,因为有爱,这一生足够了。
 
  敦煌“冬游”不淡
  游客青睐大漠沙海体验 
 
  进入11月以来,开启“冬游模式”的甘肃戈壁城市敦煌与往年不同,出现淡季不淡的好趋势,每天来敦煌旅游的人们骑上骆驼深入大漠腹地,在鸣沙山上踏沙逐浪,尽情享受沙海行舟的体验和大漠探险的乐趣。
 
  点评:一直向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景。有人说,旅游体验的就是一种别样心情。如果想去了,就赶紧收拾新装,别错过了生活,别错过了这个冬季。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