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2016-07-28
作者:
来源:
抢工,45℃高温下——探访中铁建工集团敦煌机场扩建工程现场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李晓东 文/摄
进入7月,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太阳炙烤着大地,中午地面温度达到45℃,天气炎热干燥,酷暑难耐。而在中铁建工集团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与时间赛跑,确保工程按期竣工交付使用。
抢工期创造新速度
“T3航站楼工程原设计工期为两年半,为了赶在敦煌文博会前投入使用,工期压缩到了7个月时间。”项目经理石成刚介绍说。扩建工程是在原有T2航站楼左侧增建T3航站楼,这意味着工程施工期间,需要确保工程施工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转和飞机的起降。
开工之初,项目部就碰上了“拦路虎”。敦煌地处西北高原,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混凝土浇筑对温度的要求高,如果控制不好,会影响工程质量。”项目总工程师魏永刚说。
为了能够快速铺开工作面,项目部进行场区平面布置,划分出五个施工流水段,分区域搭设保温棚进行施工作业。保温棚内每300米配备一台1400瓦的暖风机持续供热,使棚内的温度保持在20℃的恒温,以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由于棚内外温度相差达到40多度,工人们在棚内干活穿着单衣,出了棚子得换上羽绒服和棉衣,稍不留意就会感冒,那段时间特别艰苦。”魏永刚对开工之初的场景记忆犹新。
进入7月份,敦煌机场航站楼工程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航站楼前广场上,工人们正在进行地面的平整和地板的铺设。由于中午气温高达45℃,考虑到现场施工进度和工人的身体健康,项目部在施工现场搭设了临时遮阳棚,还给每名工人还配发了遮阳帽。工人们将遮阳帽内部掏空套在安全帽外,或者是在安全帽里垫上毛巾,以增加施工作业的舒适度。
荒漠戈壁艰苦的自然环境,并没有让建设者退缩,反而激发了大家的斗志。项目部5天时间就完成现场临设建设,7天完成土方开挖,12天完成盐渍土换填,18天完成混凝土基础施工,52天完成钢结构施工,赶出了新速度。
别具匠心打造精品
敦煌机场改扩建工程外观设计立意为“汉风唐韵·中华之门”,灵感源于汉唐恢宏大气都宫殿建筑,这对装饰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T3航站楼屋面吊顶原设计为白色,但是建设方觉得不满意要求更换。项目装饰工程负责人杨洪涛跑了多个生产厂家,进行了多次试验,依然没有头绪。不经意间,敦煌鸣沙山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将吊顶的白色更换成黄沙相似的颜色。方案确定后,他联系了敦煌市一家汽车生产厂,花了两天时间亲自调制了16种金属色,最终经过反复的比选,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带有时尚感的“土豪金”吊顶调试成功。
精细化的管理还体现在细节的处理上。石材墙壁暗门由于重量大,很容易出现合页疲劳变形,开闭也很费力。杨洪涛运用新工艺,将24毫米厚的石材门板换成了8毫米厚石材与16毫米厚铝制蜂窝板复合门板,这样既不改变外观,又减轻了门板一大半的重量。
大漠中职工默默奉献
“从年初到现在,项目部有三分之一的员工没有回过家,周末也很少休息,晚上经常是加班到12点多。”项目党支部书记罗青介绍说。目前,该项目部有管理人员40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王彦荣和刘汇珍夫妻俩同在该项目,王彦荣是BIM技术负责人,刘汇珍则是一名资料员。年初,俩人在敦煌租了一套房子,将一岁半的女儿和岳父接到了身边。虽然项目部距离市区仅20分钟车程,但两人能够照顾孩子、陪伴老人的时间特别少,女儿只能由岳父代为照管。“我们俩经常加班,回到家都在凌晨1、2点钟左右,那会孩子早已熟睡。”刘汇珍觉得亏欠老人和孩子太多。
安全员高春利把现场当作“战场”,说什么也不当“逃兵”,带病工作五天五夜,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中建二局一公司第一项目部
工会主席张友利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多云
一天干完三件重要事
今天真是繁忙的一天,但我过得很充实。总结大会、安全宣传、足球比赛,三件都很重要的事情,一天就干完了。不过作为一名基层工会主席,我已经习惯了同时开展多件事情。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和不足,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新项目中施工管理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上午我组织全体职工召开了总结大会。各部门针对本项目的情况总结出亮点和不足,并针对新开工项目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
下午,我还组织了一场劳务分包及甲指分包50多人参加的安全宣传活动,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宣传中建安全文化。
为了和相关单位保持沟通与联系,发扬项目部的团结协作精神,展示昂扬的斗志,当天我们单位职工与相关单位还进行了足球友谊赛。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对阵双方你来我往、攻守互易,杀的难解难分。在足球友谊赛中,大家学会了相互配合,我感到很高兴,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
现在正是酷暑,天气炎热,越是条件艰苦的时候,也是职工需要工会组织关怀的时候。所以我正准备为职工购买一些清凉用品,关爱一下在高温中坚守岗位的职工,让职工在好心情中度过一夏。
新月出租公司第十二分公司职工
陈国荣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多云
宋师傅凌晨救我于危难
我是一名刚入行4个月的新的哥。2016年3月中旬,经早已有所耳闻的行业明星宋黎明师傅引荐,我入职新月出租公司第十二分公司。
这段时间我真没少电话“骚扰”宋师傅,但宋师傅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从驾驶到服务应该注意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宋师傅的精心传帮带,我对驾车技术更加娴熟了,也让我爱上了出租车这个行业。
今天凌晨2:30, 我的车在行驶途中发生了故障,车停在幸福大街的干路上, 根本无法挪动。 当时急的我不知所措, 万般无奈下,我拨打了师傅——宋黎明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他没有一丝抱怨, 问清车况后, 一个劲地嘱咐我别着急, 并且让我打开双闪, 立好三脚架, 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他会尽快赶过来帮我拖去维修。 当时听到黎明师傅的这些话, 顿感暖暖温情涌上心头。
半小时之后, 黎明师傅的车出现在我面前,他从后备箱拿出救援的 拖绳等工具,还带来了给车搭电的设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活, 我们终于把车拖到了修理厂。
当时天已经放亮,更重要的是他当天还要去送机, 我心中的那个滋味真是无法形容。 我为有这样好的师傅感到幸福, 为新月公司有这样的优秀员工感到骄傲, 为出租行业这样有担当的楷模感到自豪!顿时,我也知道了以后自己该怎么做,在爱的海洋中我也要做一滴有爱心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