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情趣

2016-07-23 作者: 来源:

  二七厂有个唱京剧的刘天王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说起刘德华,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七厂)的职工都会自豪地说:“我们厂也有个天王。”此天王非彼天王,二七厂的“天王”可不会唱《忘情水》,但很多派别的京剧却是他的最爱,张口就来。“我学京剧唱京剧三十多年了,是京剧的‘铁杆粉丝儿’。”刘德华笑着说,字里行间带着京剧的腔韵。
  刘德华是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传动事业部的一名普通职工,从小就喜欢京剧。上学的时候,刘德华经常去北京京剧学院蹭课。初中时,家里给刘德华买了一辆自行车,从此刘德华就有了最好的“座驾”,骑着车到处去听戏。“那时我的年纪比较小。自己骑自行车去哪儿,父母都不放心。于是我就偷偷的骑车去,一直从长辛店骑到北京京剧学院。”由于刘德华经常站在教室的窗外听课,老师就被这位“旁听生”感动了,便允许他进教室听课,遇到不懂得尽管问。就这样,刘德华一步步走进京剧的殿堂。
  可以说刘德华对京剧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至今发生在刘德华身上的故事还经常被大家当成笑话说起。记得有一次,刘德华去人民剧场听梅葆玖老师的《四郎探母》。刘德华听得特别入迷,没注意已经到晚上10点半了。“当时的公交车不像现在这么多,从长辛店到城里只有309路公交车,而且早早就没有车了。”刘德华只能打的回家。由于太晚,且当时的长辛店比较荒凉,出租车司机都不去。“于是我打到车之后,司机问我去哪,我就说去丰台。”到了丰台路口之后,司机师傅再次问刘德华去哪,刘德华说要去长辛店。司机师傅一听,说啥都不往前走了。无奈之下,刘德华只能下车步行回家了……一直走到凌晨两点左右才到家。“说实话,当时一点儿也不觉得累,还沉浸在梅老师的唱腔里呢。”刘德华说。像这样走着走着撞树上、掉沟里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刘德华身上重演。
      由于痴迷京剧,所以与京剧相关的点点滴滴刘德华都喜欢,时时处处都会注意。对刘德华来说每一次去看戏,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总喜欢往演员们的后台跑。“与看演出相比,到幕后看演员们如何化妆,选衣服,或者道具设计等等都很有意思,能学到很多东西。”
  一次,刘德华正学习《生死恨》中的一段唱腔。其最后一段的唱腔、戏口、神态,他始终掌握不好。正好有一次去剧场听戏,刘德华在后台正巧碰见梅葆玖先生给学生们讲《生死恨》。刘德华一听高兴极了,“当时梅先生没有讲到最后一段,我就把我的问题告诉梅先生的一个学生,让他帮我问。梅先生当场就给了详细的解答,我站在旁边就赶紧记在本上。”笔和纸都是刘德华平时随身携带的。只要遇到、想到什么问题,刘德华便马上记在本上。一遇到相关专业老师,他便会虚心请教,直到解决问题。
  除了一个个问题小本记录着刘德华学习京剧的历程外,录音机和磁带也是刘德华求艺之路的见证。至今刘德华已经买了三个录音机,七百多本磁带。前两个录音机已经被刘德华用坏了。刘德华第一个录音机是初二时买的。初二时,学校开英语课。刘德华便跟父母说需要一个录音机学习英语。父母一听就答应了。谁知最后,刘德华只买了一本英语磁带。英语没学好,刘德华却听了不少京剧。 
  “其实我来二七厂上班,也与京剧有关。一方面因为我们爷爷、父亲都在这儿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解放前二七厂专门有一个京剧班,厂子有这个京剧传统我比较喜欢。现在一位京剧班的老先生还健在呢。”
      工作中,刘德华操纵着数控机床;工作之余,他会给同事们来上一段,沉浸在京剧的旋律中。“不让我吃饭行,不让我唱戏不行。”他还随身携带鼓锤,“戏瘾”上来了就在自己的大腿上敲一段。如今他的大腿上已有厚厚的一层茧子了。刘德华对京剧的爱好不可谓不“痴”,不可谓不“狂”。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