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专题

2016-07-16 作者: 来源:


  德胜街道工会服务站
  再也不用骑电动车上厕所了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北京的夏天难熬,还没进伏天,气温已经到了36、37度。身处室内,如果不开空调,稍微活动一下,都会冒汗,更何况那些常年在户外工作的劳动者了。在德胜门外大街弘慈巷内,一个身穿灰蓝色制服的停车收费员刚刚走进服务站想接杯水,就发现,一辆车要走。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见状,连忙抄起了桌子上的水壶,帮他续水。水刚刚倒满,他便急匆匆地跑出去了。
  他叫陈公斌,今年33岁,来自湖北。这份工作他已经干了5年,现在管理着弘慈巷路边的13个车位。
  陈公斌说,以前,他主要在南方“活动”。“我在广东、深圳、苏州等地都打过工。因为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特殊技能,所以一般就是在工厂里打打工,服装厂、五金厂,我都干过。”
  那个时候,陈公斌虽然每天都在工厂厂房里上班,风吹不着,太阳也晒不着,可是却感到工作压力颇大。“有时候订单多,上趟厕所老板都不愿意。大家出来打工,也是拼命挣钱,所以面对老板的苛刻要求,很多人也都默认了。”陈公斌皱着眉说,“可我却觉得,即便我们是给别人打工的,可我们也是人,也有尊严,也需要温暖。”
  陈公斌告诉记者,5年前,他的爱人来到北京工作,为了跟爱人团聚,没过多久,他也来到了北京。“我有个老乡在做停车收费员,他说这个工作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也不需要太多的经验,推荐我试试,没想到我这一干,竟然干了这么久。”
  “说实话,这份工作也挺辛苦。每天早晨七点多上班,到晚上八九点钟下班。每天工作将近十三四个小时。刚开始干的时候,一天下来,不光腿累的直抽筋,脚面也肿的特别高。”陈公斌说。
  冬天,穿得再厚,也禁不住冷风连着吹上几个小时,所以,他自己买了一个大号的保温壶,每天从住处带些热水到工作的地方。用他的话说,天冷的时候,喝点热水也觉得暖和。而夏天,他更是离不开这个保温壶。每天,他的工作服都能被汗水浸透好几遍,全靠壶里的那些水才能支撑下去。
  几个月前,弘慈巷里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关门了,没过多久开始重新装修。这种情况,在陈公斌看来,再正常不过,所以他并没有在意。直到一块红白相间牌子挂上的时候,他才开始琢磨:新来的这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工会,是来北京后才知道有工会的。我们这街道工会开展活动,发什么对联、福字或者是挂历画的,很多人领完了,从我们这儿经过,聊天的时候,我听他们一直在说工会好。可是,那我也不觉得工会能跟我们这些外来打工的有什么关系。”陈公斌笑着说。
  但是,新开张的德胜街道总工会的“工会服务站”却让他对工会有了新的印象。“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挺和气的,他们告诉我,他们这里除了是工会服务站,还是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可以提供热水、上厕所、热饭、手机充电等服务。我问他们,我可以进去打水、上厕所么?他们说,当然可以了。”说到这,陈公斌原本平静的声音,高了一个八度,开心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有了这个站点,我觉得最受益的就是我。”陈公斌说,因为他负责管理的车位就在站点旁边,所以他每天都要进出几次。“我知道咱们这个站点能提供很多服务,可是我基本上就是打水和上厕所。这里有自助打热水的地方,我一般都是自己打,可有时候,工作人员看我走不开,也会帮我加水。另外,这附近没公共厕所。以前,我们想去厕所,都得开着电动车走出一段距离。可是,那也会有一个问题,万一我去厕所的时候,有车走了,我没收到停车费就亏了。现在,我就近在这里上厕所,节省了不少时间。而且,这里的厕所特别干净。”
  陈公斌悄悄说,他家孩子已经放暑假了,过几天,就会从老家到北京来看他。“我家是个男孩,特别调皮。他早就嚷嚷着,让我带他去北京的动物园、游乐场玩了。可是我想,除了他想去的那些地方,我还要带他到我工作的岗位上看看,再看看这个工会服务站。我要告诉他,爸爸虽然一个人在外打工,可是很多陌生人也在关心着我,我过得很好。”


  权金城的士驿站:
  让的哥的姐找到回家的感觉
  □本报记者  张江艳
  上午11点多,天儿热了起来,新月联合出租汽车公司的姐白金侠送完客人,开车来到了权金城西八里庄店,刷完会员卡,免费停好车,来到餐厅准备用餐。这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位的士同行,大伙儿一起吃完自助餐,冲个澡,休息一会,下午精神抖擞地去拉活儿。原来,这里就是权金城工会参与组织成立的“的士驿站”。
  在的士驿站,司机师傅只需要花3折的价钱,不同门店从28元到48元不等,就可以从凌晨1点一直待到下午5点,中间的夜宵、早餐、午餐都是自助餐,还可以洗澡、睡觉,有的店还能享受桑拿、汗蒸,每个店里还有手诊,为的哥的姐提供养生咨询。白金侠大姐常说,“权金城的士驿站是我家,渴了饿了就回家。”可见权金城的服务让她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在她看来,一个企业能够以这么大优惠照顾的哥的姐,并且坚持这么多年,非常难得。 
  北汽九龙出租公司的哥刘红也经常到权金城吃饭、休息,对他来说,最吸引他的就是权金城丰盛的自助餐。“出去吃一碗面十几块,一盘菜二十几块,环境、卫生条件也不能保障。而在权金城,20多块钱就能吃好几顿丰盛的自助,这对我们来说太实惠了!”每天中午权金城的自助餐,不仅有凉菜、热菜,还有点心、水果等,种类达几十种,让的哥的姐吃饱、吃好。对于刘红来说,每次吃饭时,还可以和同行的朋友聊聊天,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儿。
  “权金城的领导和工会真是为司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儿!”这是权金城的士驿站服务多年来得到的哥的姐们的一致肯定。尤其是对远郊区县的司机师傅,他们有的在城里租房,条件不好,洗澡也不方便,有的甚至连续多天在车里吃、睡,而权金城提供的服务让他们有了归宿,夜里收车后就可以到的士驿站吃个夜宵、冲个澡、睡一觉,一条龙的享受,非常舒服。
  说起“的士驿站”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
  2009年,权品·权金城董事长李凯先生从四季青店安排完工作,他打了一辆出租车要到另一家店处理事情,上车后他发现车中的气味并不是很清新,但司机师傅服务周到热情,二人在车里自然的攀谈起来。
  在闲聊中,知道了这位师傅名叫赵宏川,师傅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近半个月没有回家。这段日子,都是在车里吃,车里住。听完这些,李凯先生不禁动容,对司机师傅的工作状态的同情油然而生,心里也萌生了一个隐隐的想法。
  他安排人员深入了解出租车司机的工作环境状态,进行了相关市场调查。经过了解,北京市拥有正规出租车6.7万辆,从业人员近10万人,出租行业大多是双班,工作时间长、生活无规律,而且很多家住郊区的“的哥”常常以车为家。考虑到出租行业是窗口性行业,代表着北京形象,也考虑到出租车司机的实际生活需求问题,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在2009年,一场由权品·权金城主导的面向京城十余万出租车司机的大型公益行动“的士驿站”拉开了帷幕。
  “的士驿站”顾名思义,权品权金城每一家店都成为的士司机的休息站,在规定时间内,出租车司机可以凭相关证件享受超低价的住宿、餐饮、休息等优惠服务,而这一做就持续至今,差不多7年了。
  的士界的很多文艺、公益活动,常常可以看到权金城的参与和支持。
  在的士驿站的基础上,权品·权金城为了丰富的士司机的文化生活,给的士司机展现自我的平台,联合北京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北京交通广播等几家单位机构,共同举办了的士好声音公益歌唱比赛活动,司机师傅们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如今,的士司机队伍中有很多正能量的车队,“雷锋车队”“爱心车队”等大大小小的车队组织,也都在为社会奉献着爱心。权品·权金城看到这些,便制定了为正能量的车队提供便捷服务的宗旨,当这些车队需要场地进行活动时,无偿的提供场地资源进行支持,希望更多的正能量能够发扬传递下去。
  记者了解到,预计今年8月,“的士驿站”即将升级,除了权品·权金城门店继续为的士司机提供公益服务外,的士驿站的公众微信平台也即将推出,平台将为的士司机提供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管理的健康服务。每天60秒传递一个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测与调理方法。平台还会为的士司机提供展示自我,通告发布,便捷服务,此外还将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抽奖活动,带来更多的福利。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