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图评

2016-06-02 作者: 来源:


玩微信朋友圈 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朋友圈里常能看到,谁家宝宝又在参加某项比赛,需要帮忙投票,但这或许是一场骗局的开始,有人还因此付出了惨痛的经济损失……不少人在表达对其厌烦时,也越来越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近年来,各地警方通过查处的不少案件揭露了许多形式的朋友圈骗局。(6月1日《京华时报》)
  不得不说,现在网友对微信朋友圈的感情正在变得复杂化,从原来的沉迷与追捧,开始变得有些犹豫,有些小心翼翼,有些网友甚至认为微信朋友圈已经鸡肋化了。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就在于微信朋友圈从原来的单纯变得越来越复杂。
  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朋友圈刚刚出现的时候,网友就是发表一些小文章,表达一下小感悟,或者是晒晒各种美食、旅游照片。但是现在的朋友圈,其承担的功能似乎越来越强大,乃至于有了“万能朋友圈”的称号,给宝宝参加各种活动拉票的;单位进行各种评选需要点赞的;商家求转发和点赞然后给予各种消费优惠的。而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的出现,其实就是微信朋友圈功利化的开始,这种功利化让我们不堪重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说这些活动都是正常的,只是浪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的话,那么隐藏在这些活动背后的骗局,导致的后果无疑更加严重。你参加的某项投票比赛,可能本身就是虚假的,对方的目的是搜集用户的各项信息,或者作为大数据出卖,或者是为了日后的精准营销,结果你忙活半天,最后根本找不到主办方的影子;你点开的某个充满诱惑标题的链接,可能只是一家“钓鱼网站”,最终导致你重大的财产损失。
  对于普通网友来说,除了那些亲身遭遇过朋友圈诈骗的人,绝大多数人对朋友圈的风险只是道听途说,但是在全国各地警方的眼里,微信朋友圈可谓处处都是陷阱,时时都会有坑。混朋友圈本来就浪费了网友不少时间和精力,现在又随时面临上当受骗的风险,网友对朋友圈的感情可想而知。还朋友圈以清净,无疑是微信出品方和政府监管部门的事情,但是作为普通网友,既然“戒”不了朋友圈,那就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保证在混朋友圈过程中的安全。
  其实要说具体的办法,反而很简单,只要牢牢记住两条,就可以避免很多上当受骗的机会。一是不熟悉的人发来的不明链接,不管标题、图片多么具有诱惑力,都不要轻易点开,以免落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二是别的朋友转发的诸如转发有礼,投票有利,点赞有优惠等等商业性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切不可抱着占小便宜的心理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最终很可能会吃了大亏。
  《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面炼出了火眼金睛,而对于现在的网友,也需要在微信朋友圈的江湖里炼出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才行。
□ 天歌/文
 
 
 
  民众体验一次“醉驾”危险 胜过百次宣讲
  5月30日,辽宁沈阳,工作人员帮助参观者进行“醉酒”体验。近日,辽宁省暨沈阳市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据了解,由辽宁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与沈阳市公安局共同兴建的基地,分为1800平方米的展馆主体和2400平方米的交通安全主题公园两大部分。参观者在这里可以了解城市交通发展的历史,还能亲身体验各种驾驶情景。
  点评:“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劝导不要酒驾的口号着实不少,但现实中的“醉猫”上路依然不少,体验酒后的感觉,能让司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酒驾的危险。
  
  
  
  南昌一越野车违章777次 需扣4000多分罚7万多
  近日,江西南昌交警通过智能监控发现一辆黑色越野车竟有777条违章,按每个违章扣6分罚100元算,该车将被扣4662分,罚77000多元。交警已通知当事人前来处理违章,若半年内不处理车将被报废,交警部门将向法院起诉追缴罚款。
  点评:七百多条违章,这位司机也太牛了,为什么以前一直没有被查处?
  
  
  
  合肥高三学生 考前踩气球减压
  临近高考,高三学生们的压力可想而知。怎么能让考生们放松呢?5月31日下午,合肥一中操场上,一场踩气球活动火热进行。1.2万只气球,不到1分钟便被2200名学生踩破。学校还为学生们准备了泡泡水和羊角球,大家兴奋地吹起了泡泡,还有不少学生互相抛掷羊角球。除此以外,学校还准备了彩带、竹蜻蜓等休闲娱乐工具,学生们可以尽情玩耍。
  点评:撕书减压、砸西瓜减压……高考前的减压方式可谓花样翻新,高考很重要,但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道路,考生要调整心态,以平常心来对待。
  
  
  
  小学生手绘环保袋 呼吁市民环保出行
  5月31日,重庆璧山100余名学生在足球场上进行手绘环保袋大赛,学生利用五颜六色的画笔在环保袋上描绘出心中的绿色环保画面。通过手绘比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同时也呼吁更多的市民环保出行。
  点评:环保不光是画在环保袋上,更要记在心中。
  
 
 
  美国爸爸 开直升机给儿子拔牙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拉希姆是一名有13年驾驶经验的飞行员,近日,他竟出动直升机为儿子拔牙!直升机升起,才几秒的工夫,牙就被拔掉。拉希姆表示,他做足了安全保护措施,没有安全问题。为什么用直升机拔牙?他答道“为尽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点评:这应该是最牛的拔牙了,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不要模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