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2016-05-28
作者:
来源:
地铁车间传来悠扬琴声
国家大剧院用最美音乐慰问一线劳动者
□本报记者 张江艳 文/摄
5月19日下午,往日沉闷的地铁车间里传出阵阵悠扬动听的乐曲。原来是著名大提琴家朱亦兵携他的乐团现身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新调试车间,用最美音乐慰问一线劳动者。这是国家大剧院今年五月音乐节特别策划的一场“走出去”公益演出。
一线职工亲密“触电”音乐
“今天可有耳福了!”地铁车间里,职工们穿着工作服坐的整整齐齐,把一双耳朵交给了来自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家们。伴着轻快的节奏和曼妙的弦乐,别开生面的“流动音乐会”随即开启。休息间隙的职工们或围坐在两旁,或从工作车厢里探出身来,静静聆听,陶醉在迷人的乐曲中。
一曲悠扬悦耳的《卡农》拉开音乐会的序幕,舒缓的乐曲抚平了初夏的燥热,熟悉的旋律瞬间受到职工们的喜爱。接下来的巴赫名曲《G弦上的咏叹调》充满诗意,悠长而庄重的音符汩汩涌动。《红楼梦》组曲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很多人随着旋律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比才的《卡门》则以浓郁的西班牙风情,让现场的热度直线升温。最后,乐团奏响了舒缓悠长的《鸿雁》,带着深深思念的曲调,把人引入悠远、宽广的意境。
“这个乐器大家见过吧?”演出间隙,大提琴家朱亦兵还一改舞台上的严肃,风趣地一一展示手中的乐器,热心地为大家介绍演奏的作品。动人的音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职工。现场高潮不断,掌声迭起,地铁职工纷纷点赞。
“平时工作,我们面对的都是零件和机器,很少有机会接触古典音乐。听到这么美妙的音乐,让我有一种‘触电’的感觉,我和同事们都特别感谢大剧院把音乐会送到我们家门口,实在太给力了!”听完这场特殊的音乐会,曾荣获中德对抗赛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第一名的北京地铁职工刘洋兴奋地说。
“高大上”演出送无名英雄
“上次在地铁车间,我感受到了和地铁职工的共鸣,厂房的敲击声,是属于劳动者们自己的音乐,我希望能用古典音乐和他们交流。”参与这次公益演出的朱亦兵说。这是乐团第二次走进地铁车间演出了,但他仍然准备了足足一个月。“这次我准备了几首不同于上次的曲子,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音乐享受。”
据国家大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一度的五月音乐节是国家大剧院献给观众的“室内乐”礼包。自2012年起,“走出去”公益演出,更成为该品牌艺术节的固定动作。五年来,大剧院已经举办了近百场“走出去”活动,脚步遍布城市各个角落。从通州城市副中心到忙碌的地铁站台,从文化气息浓厚的博物馆到书声琅琅的学校,室内乐的绮丽花朵开遍京城。
今年五月音乐节“走出去”系列公益演出场也如约而至。从4月22日起的近一个月时间里,22场公益演出撒满京城各地,甚至一天内三场活动同时举办,在不同的地方播下艺术的种子。郑京和、吕思清等中外名家,布里顿小交响乐团、大剧院八重奏等优秀室内乐组合也积极主动参与到“走出去”活动中来,让高雅艺术融入城市血脉。
这一站,五月音乐节来到了北京市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为工作在地铁一线的“无名英雄”送上艺术的问候。“近年来,北京地铁和国家大剧院一直都注重将高雅艺术与城市交通联系起来,‘乐行北京’项目在北京地铁10条线路的160个车站里,播放由古典音乐频道提供的音乐作品,让‘地铁族’们快乐出行,为这座城市输送高雅艺术。这次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走进地铁车间,更是丰富了一线劳动者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基层职工的艺术素养!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和大剧院合作,探索推出更多便民举措。”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表示。
丰台方庄地区总工会
工会副主席刘京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小雨
工会工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4月28日,我正式当选为丰台方庄地区总工会副主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接待了湖北十堰各级工会工作者来方庄调研;组织了地区餐饮行业第七届技能大赛;组织了方庄地区五月鲜花歌咏比赛及组队参加丰台区总工会五月鲜花歌咏比赛。
未到工会前,曾经有人跟我说:“工会工作最简单、最轻松了!”但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接触实质性工作后,才知道工会工作不仅涉及的业务面广泛,诸如组织建设、民主管理、文体活动、安全工作等等,林林总总、多姿多彩,而且还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下一步我的工作设想:一是组织培训。为了不断提高工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拟组织业务培训。二是开展好机关文体活动。在机关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广播操、瑜珈等,进一步提高职工身体素质,使其快乐工作,更好地服务地区百姓。三是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针对方庄基层职工的需求特点,提高精准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地区职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需求。四是积极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在工会组建、工资协商、技能竞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立足互联网平台,进行多项服务创新,打造地区工会“互联网+”精准服务新模式,将工会组织真正打造成深受职工群众喜爱的“职工之家”,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群众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展览路医院
赵倩楠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晴
生死时速 重症孕妇转危为安
今天,我亲眼目睹了一场生死时速,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当救护平板车突然出现在急诊大厅的时候,车上的患者已晕厥过去,命悬一线。事发突然,候诊的其他患者已被眼前的景象惊呆,自觉让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患者是一位年轻母亲。当天,她带孩子来我院儿科就诊。本是给孩子看病的她,没料到,过程中,自己突然出现肚子疼、心慌、出汗、乏力、意识模糊、晕厥的状况。
内科吴国丽主任见此情形,立即对病人做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初步筛查结果,测量到患者血压偏低(70/50)、心率90、血糖6.2,四肢湿冷,睑结膜苍白。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月经异常,按压患者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感,医生随即抽血、留尿,初步诊断为宫外孕膜裂出血并伴有失血性休克。
吴主任的准确判断为营救患者节省出了宝贵的时间。随后立即让护士开放静脉通道,吸氧气、监测心电图。急诊科护士反应迅速,积极配合主治大夫工作,一气呵成顺利完成对患者的前期抢救治疗。
这是一场多科协作奋力挽回病人生命的进行曲!在内科、妇科的共同努力协作下,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一场生命的接力赛中,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只想对孕妇说一句话:平时一定要注意产检,就会及时发现此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