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评
2016-05-14
作者:
来源:
急中生智救人
堪赞快速反应能力
□石南/文
一名外地男子在地铁2号线光谷广场站内突发疾病,呼吸困难无法说话,只好用笔写出“氧气”二字求救。地铁员工急中生智,为该男子戴上逃生呼吸器应急,为抢救争取了时间,发病男子随后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5月8日《长江日报》)
这位发病男子很幸运,突然发病却能得到及时救助,一方面表明他还能用笔写字准确表达病因,不至于让没有临床经验的地铁工作人员手足无措,一方面则说明地铁工作人员能急中生智,用逃生呼吸器急救,体现了其快速反应能力。
快速反应能力是一种能够厚积薄发的综合素质,既要靠平时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更要靠组织的训练培养,比如应急反应训练。可以说,任何一桩帮助别人急救、避险与逃生事件的成功,背后都凝聚了组织者对执行者的千锤百炼、千辛万苦,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就不会有急中所生之智,更不会有快速反应能力。
翻翻古今中外对急中生智的记载,不敢说汗牛充栋,可也车载斗量,记得我小时候课本中的那篇司马光砸缸就是。急中生智反映的是一个人对一个事件的处置智慧,但毫无疑问,这个智慧更多的则来自于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由点到面,由此及彼表现出的快速反应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而一个支柱产业要做得顺风满帆,风生水起,或者说,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优,除了产品硬件响当当,其作为软件的服务水平与质量,更表现在细节的处理上,其快速反应能力就是很重要的综合素质。可以想象,如果几年前深圳地铁员工具有武汉地铁员工这样的急中生智与快速反应能力,一个女白领怎么会在50多分钟的时间里没能得到急救,最终猝死呢?
这两起事件也许很偶然,但偶然常常反映出必然,凸显两地快速反应能力的高下反差,表面看是员工的知识与经验问题,实质则烛照组织者对员工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与否。结果呢,一个成为亮点,被弘扬点赞,一个沦为败笔,受到批评质疑,被判担责三成。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年出现在公共场合的事件很多,有的经过妥当处置,化险为夷,有的则因为处置不当或失误,致人伤亡。这些既为人们敲响警钟,更需相关企业单位补课。面对各种突发情况,除了准备急救用品药品,还需要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看似举手之劳,却是以人为本的厚德之举。
最牛“环保一条街”
200米路摆150个垃圾桶
5月9日,深圳宝安一工厂门前短短200米的道路旁,安放了150个垃圾桶,每隔一个凳子便安放一个,好似“垃圾桶阵”,有市民吐槽此举太浪费,工厂负责人则解释称,之所以摆放这么多垃圾桶,是为了倡导市民养成不要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点评:倡导市民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可以理解,但200米的路摆150个垃圾桶会不会有点多了,倡导文明还可以有别的方法。
因劝阻男乘客抽烟
公交女司机被暴打
5月8日上午,苏州522路公交车厢内发生令人震惊的一幕:女司机孙连连劝阻一名男乘客在车上抽烟,随后竟遭遇长达5分钟的暴打。连续扇耳光、揪头发、掐脖子、试图拗断手……最终在其他公交车司机和警辅人员的帮助下,肇事男子被制服,目前被警方行政拘留15日。
点评:在公交车上抽烟本来就不对,竟然还敢对劝阻其行为的司机动粗,实是令人发指!
动物园猛兽“搬家”
特警持枪护送
自4月22日起,已有62年历史的苏州动物园开始移至新址,5月9日,各类动物分批搬家进入尾声,该园也对狮、虎、豹等猛兽类动物开始集中搬运。苏州市有关部门为确保其运行安全,启动实施了警车开道、特警跟车护送等应急预案。5月9日,一头入笼的东北虎被装上集装箱车在苏州动物园等候启运搬新家。
点评:动物园搬家可是个大事儿,万一笼门不牢,动物跑出来满街乱跑可就麻烦了,因此需要特别的护卫。
上海街头现3D斑马线
专治乱穿马路
近日,在上海地铁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站的5号口,以往单调的斑马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配以人行横道线的3D效果图。这幅大型街景效果图上画着一头卡通斑马,不由地让人忍俊不禁。据悉,这是徐汇区虹梅街道针对近来的交通大整治想出的新招,斑马线上还“植入”了交通文明宣传标语——“行走的礼让”。 据了解,虹梅社区周边有20多万上班族,每天早晚高峰会形成潮汐式的人流,乱穿马路的现象尤其严重。旨在通过“斑马行动”,使这一现象得到有效的改观。
点评:3D斑马线确实能在视觉效果上起到提醒行人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心中的那道“安全线”。
俄罗斯民众
参加“不朽军团”游行
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民众手持参加过卫国战争亲人的照片,走上莫斯科街头,参加名为“不朽军团”的游行。当天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1周年纪念日,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均举行了阅兵式,纪念这一伟大胜利。
点评:每年这个时候,俄罗斯民众都会手持参战亲人的照片参加游行,纪念伟大的胜利,同时也希望战争的灾难不要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