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2016-03-19
作者:
来源:
图书营业员赵健:16秒找齐20本图书
□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
“尽管图书营业员是一个普通的岗位,但这个岗位也要体现出责任感。优秀的图书营业员既要动脑、也要动腿。”赵健说。他是北京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一层销售部图书营业员,不久前,他获得了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冠军。
穿梭书架管理万册图书
3月11日下午2点,距离接班时间还有半小时,赵健已经到达图书大厦。2点半,赵健的晚班工作正式开始。
赵健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社科类图书,一共约涉及图书十几万种,分布在一百多个书架上,其中的35个书架、大约一百多个品种、约1万多册图书,是赵健每天需要管理的“对象”。
穿梭于书架之间的赵健,按照左高右低的顺序将书籍依次摆放整齐,而这时,他的双眼还要不时浏览着图书的书名,并且记忆入脑,以便于读者的查询。
时间到了下午3点,赵健开始了另一项工作——完成网上配书订单。自从,图书大厦增加网上订书的服务后,营业员每天需要完成6批次的网上配书订单工作。
赵健手拿着订单,穿梭于不同的书架中,每当找到相应的图书后,他便迅速的从书架拿出,然后直奔其他书架。这个时间段,赵健需要找到6张订单上的图书,大约200本书。手中所抱的书在不断地增长,他只能先将找到的部分图书,放到楼层大通道的购物筐中,然后再返回书架继续找。
有时书架上的存量不够,赵健还要跑到尾货库房去拿。一张订单的图书找完后,他将图书交接给电子购书工作人员,然后继续完成其他订单。
尽最大努力服务好读者
2007年,赵健成为图书大厦的一名图书营业员。10年的时间中,他已经记不清整理过多少册图书了,但是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图书营业员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赵健回忆,刚参加工作时,自己也是个生手。当时查询图书还没有机器,只能靠人工来完成,所以,需要图书营业员脑子中有“料”。
赵健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书架和图书位置。“这些提升技能的办法虽然有些土,但是却很实用。”两三个月后,他逐渐掌握的分布情况。
一次,有位读者来到图书大厦购书。“他要的书种类很多,而且数量也比较大。”因为对图书分布很了解,很快赵健就帮读者找到相应的图书。“您要的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们的库存不够,不用着急,我马上给出版社打电话,帮您调书。”
征得读者的同意后,赵健拨通出版社业务员的电话。第二天,读者需要的图书通过物流送来,读者来取书的时候,赵健还帮着读者送到车上。苦练技能捧得比赛桂冠
业余时间,赵健也会关注图书的业务知识。他经常通过各种图书相关的网站,来了解有关最新图书的情况,还记录一些读者对于图书的读后感。这样的努力,也让赵健的业务技能迅速提升。
在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中,赵健参加照单配书这个项目的比赛。在比赛中,营业员需要在30秒内了解所要完成的配单数目,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中找齐这20本书,找回速度将决定冠军得主。不仅是在赛前训练,在日常的工作中,赵健都是个有心人。
因为不少书名很相似,而且时常会有新书上架,所以每天整理书、上书的时候,赵健总是留心每本图书的位置和大概的内容。最终在比赛中,赵健以大约16秒的成绩夺得桂冠。
燃气二分公司客户服务一所
工会主席 王朝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霾
感谢我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
今天是星期四,一早到办公室,我像往常那样打开工作日志。“上午9点开民主生活会,下午1点半开月度站长会,复核2016年度工会经费使用计划,督促三八妇女节专项活动落实,与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沟通技能大赛准备情况……”简单写了写一天的工作计划。想想像这样每天一早排工作计划的习惯,从我入职第一天起延续至今,如今已是第十年了。
对我而言,在基层单位从事的工作,具体而又细碎,需要开的会、需要谈的话、需要签的字、需要检查的各种文件……各项工作交织在一起,稍有疏忽便会遗漏。所以,每天排计划,记录工作日志,便成为了我更好地开展工作的保证。
下午,在与工会干事探讨2016年工会经费使用计划时,我着重强调了资金的使用,一定要用在职工真正需要的地方。这也是我在担任基层单位工会主席4年多的时间里,始终秉持的原则。
快下班时,手机信息不断推送着两会的相关消息。3月初的北京,正值“两会”召开,这也让我想到,近一两年的主题都在热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企业,也面临着新常态,基层工会工作当然也有它的新常态、新趋势、新任务。随着大数据、云技术等现代化手段的不断丰富,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推动效果显著,看着手机里“数字工会”的APP,突然想起昨天刚下的一本书还没来得及看……
北京市隆福医院急诊科医师
赵博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霾转阴 微风
为了急诊患者每天绷紧神经
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急诊科是一线科室的最前沿,也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治疗任务最重的科室。尤其是入夜以后,病人一个接一个的来到急诊:突然大量咯血的大婶;剧烈腹痛到不能走动的壮年男子;头痛欲裂的中年妇女;明显喘憋甚至都躺不下的老爷爷;稍微一动就天旋地转不敢睁眼的老奶奶……经常是上一个病人还没有看完,下一个病人已呻吟在候诊室门口,总感觉时间在催着自己往前走。
今天又轮到我值班。凌晨1时,留观的2床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每次呼吸就好像拉风箱一样,很远就能听到。同时平卧受限,烦躁不安,血压骤升到210/100mmHg,病情危重!曲悦护士立即通知大夫,同时准备好药物、呼吸机等抢救设备,值班医生迅速做出判断,考虑急性左心衰,通过吸氧、快速利尿、改善心脏供血、降血压并解痉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平稳。
凌晨2时,120送来一位头晕伴恶心、呕吐的女病人,首先需要了解有无脑血管病。这时,影像科室作为“透视眼”,功不可没。影像科程灵芝大夫阅片功底扎实,为病人的诊断增加了一层保障。最终,病人以疑似急性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进一步诊治。
急诊是前线,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的战争中,除了影像科、检验科大力支持外,药房、挂号室等各个辅助科室的同志们,大家共同坚守、努力、拼搏、奉献,保障生命,护卫健康。我每天都绷紧了自己神经,唯恐有一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