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职场

2016-03-05 作者: 来源:

  跟随燃气职工去巡线
  □本报记者 李一然 文/摄
  2月26日是个周五,微风中略带一点寒冷。记者来到位于朝阳区甜水园北里的北京市燃气二分公司运行维护一所检修班,实地探访获得公司先进班组和安全生产班组荣誉的这个集体。
  早晨8点30分,记者跟随班长孙文生,职工李建臣、沈铎、曹跃龙一起,乘黄色车身、戴有顶灯的燃气工程车,开始日常的地下燃气管线巡检工作。
  检修路上堵车是常事 
  班长孙文生开车,出维护一所大门前,先前后左右确认路面安全后,才抬离合轻给油,上了朝阳北路。路上车不多,但孙班长的车速始终没超过70迈。在大悦城十字路口,前面的绿灯突然变成了黄灯,孙班长停下了,而右侧车道上的一辆轿车,则加速在红灯亮前,冲过停车线。
  绿灯亮后,孙班长继续行驶。一会儿就来到了柏林爱乐小区,小区内高楼林立,还算得上干净、整洁,唯一不足的是,小区里的路很窄,还停着不少私家车,而工程车上拉着三百多斤的作业打孔机,车必须开进去,孙班长只得小心翼翼开。记者看到在经过一辆停着的私家车时,工程车右反光镜距私家车仅有一个拳头。
  尽管这个小区里开车有点难,但孙班长很满足。他说:“有的小区根本不让进,让保安看工作证,解释说是检查燃气管道安全的,也没用。只得找物业联系,特耽误时间。要是赶上四五点从东五环外开车回单位,有时能堵一个小时。”
  检测工作严守操作规程
  工程车在柏林爱乐小区10号楼前停下了,检测工作开始了。
  这个小区内的燃气管道为直径200毫米的低压钢制管道,埋在距地面1.5米的地下。因腐蚀、外力等原因,管道有可能泄漏,而检修班的工作就是对地下管线及闸井内的闸门进行定期检测及维修,确保居民用气安全。只见沈铎开始用推车检测仪,从地下管线的上方,沿管线走向开始检测,边推车边盯着仪器,查看气体中是否含有乙烷。而曹跃龙则与沈铎并行,用巴掌大小的燃气检测嗅敏仪,检测地下管线附近的自来水等所有闸井中,是否含有燃气中的主要成分乙烷。
  在小区一个健身场地内的一个闸井中,仪器显示气体中含有微量可燃气体,而闸井附近有一根地下燃气管线。孙班长拿出燃气管线图纸确定管线位置后,按操作规程,准备向地下打孔,检测管线是否泄漏。他们先将三百多斤的汽油打孔机从工程车上搬到了地上。同时在作业现场四周,用安全锥桶及警戒带设置了警戒线,并放置了灭火器,然后发动汽油动力的打孔机,开始在水泥地上打孔。曹跃龙负责推打孔机、李建臣负责打孔、沈铎负责检测孔内的气体,孙班长则负责警戒和安全。
  因为打孔噪音没少挨骂
  将近半个小时,水泥地上打出了16个孔。经两次检测,两台不同仪器,均显示所有孔中都无可燃气体,证明地下管线未泄漏。“那为什么附近的闸井中显示有微量可燃气体?”记者问。“那是因为地下自然界中产生的沼气,顺着地下土壤中的缝隙,渗透到了闸井中越积越多,被仪器查到了。”孙班长说。
  上午10点10分。打孔机被抬上工程车后,记者问负责打孔的李建臣,感觉今天的工作怎么样?身体很敦实的李建臣说:“今天不错,没挨骂!”记者不解。孙文生解释说,“打孔机声音很大,有时赶上居民午休、学生考试时,李建臣没少挨骂,只能不停地解释。”
  离开柏林爱乐小区时已经接近中午,孙班长他们的燃气工程车又开往下一个巡检点…… 
 
  通州区漷县镇总工会副主席
  吕秀云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晴  微风 
  服务好职工我心里特高兴
  今天是漷县镇总工会第二届元宵节乒乓球争霸赛的日子。吃过早饭,我加快脚步来到了后勤办公室,签字领取了3箱矿泉水,又清点并确认好记分牌、喇叭、证书等都已装好后,直奔比赛现场。
  到现场卸完车,安排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很快比赛开始。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都使出了“看家本领”,“推、挡、削、拉、抽”,一个个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不少参赛队员实力非凡,丝毫不亚于专业球员,巧妙的回球和犀利的扣球不时赢得场上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我在一旁看着选手打球,遇到精彩场面便上前拍照。休息时,我和工会其它几位同志一起,把矿泉水递到选手手上,听到选手亲切说:“谢谢吕主席,谢谢吕姐。”我心里美滋滋的。
  工会每组织一次活动,看似没什么,可实际要准备、要干的事很多。比如比赛开始时要检录,快结束时要准备奖品和获奖证书,每样事都要细心安排布置。比赛结束后,选手拿着证书、奖品高高兴兴走了,我和工作的姐妹们就要打扫比赛现场,把空矿泉水瓶等垃圾打扫干净。尽管工作辛苦,有时很忙照顾不了家庭,但看到漷县镇职工文体活动红红火火,工会凝聚力越来越强,作为一名服务职工的工会干部,很自豪。尤其是当他们在比赛中拿到名次,那心里更美了,尽管我乒乓球打的不怎么样,上不了场。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消化内科主治医生刘宏伟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微风  空气质量1级 
  对患者和颜悦色是“良药”
  听诊器、血压表、白大衣穿戴配备整齐,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早8点交班中,我详细向夜班的值班医生、护士了解情况后,走进病房进行查房。“您好,李老,今天感觉怎么样?”“您是哪位大夫,是我的主治医生吗?”这样的开场白每天都在疑虑、喜悦、信任的复杂表情中重复着。李老是一位患有痴呆症的心脑血管老年患者,入院已经是第10天了。每天查房,我都这样和他打招呼,可他每天都像第一次看见我一样。我耐心地向老人家介绍,我姓刘是您的主治医生,您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您看这几项是不正常的,但您不用着急,根据您的检查结果,我已经为您的用药和治疗做了调整,放心吧,您很快就能恢复健康的,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哪不舒服您尽管说。
  李老是个知识分子,但因为并非医学专业专长,他对很多检查及病情交代不是十分理解,我就避开专业词汇,用老人听得懂的词汇向他解释心脑血管疾病期的变化,老人每次都带着满足的表情对我说:“这个我明白,当年学习时……”就这样,李老放心的将他的健康托付于我,并认真配合我所给予的治疗。
  对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医生除了耐心、周到外,一定要让老人信任你,没有心理负担,因为病人心情好坏,对治疗效果很重要。所以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都会和颜悦色,不急不恼。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