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评
2016-02-27
作者:
来源:
打通封闭小区
要拒绝误读
□辛望/文
围墙、护栏亦或高压电、铁丝网,并不是城市防盗抢的根本之道。但若干年来,“深宅大院”、“缩进小楼成一统”、“老死不相往来”、“围墙文化”、“圈子习性”等种种做法,还是在深深困扰着国人。柏杨老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就曾对国人根深蒂固的“封闭意识”表示了激烈的批评,称之为典型的“自我麻醉”。
事实也证明,封闭小区、高墙+铁丝网,不但不能给居民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反而助长了开放社会中愈演愈烈的小圈子意识,对城市管理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脑血栓”、“麻痹症”和“肠梗阻”。
如今,这件事总算惊动了中央。日前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等。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此《意见》一出,网络空间里非议或者质疑的声音还真不少。有人甚至断章取义地将这份文件简称为“拆小区围墙”。反对打通封闭小区的意见,集中起来为两点,一是担心此举降低小区居民的安全感,二是担心小区通车扰民。
其实,如果过细一些研读《意见》,就能发现打通封闭小区,实现“窄马路、密路网”的方式,不但不会降低居民的安全感,反而会提升居民的安全系数。根据《意见》,城市的安全管理将来会实现精细管理,城市建管要从现在的小区范围各自为政的小巡逻、小安全,扩大为城市的大巡逻、大安全,实现综合性一体化智能管理,此举将大大缩小安全隐患死角,让所有居民都能沐浴在“光天化日”之下。另外,交通扰民的方式完全可以通过改进交通管理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汽车进入小区道路时速不能超过20公里,夜间10点后不得鸣笛,小区人行横道必须停车避让行人等等,都是可以减少扰民的好办法。
拆掉封闭小区,拆除护栏和篱笆,变小区制为街区制,其实不仅仅是城市风貌面子上的改革,而是实实在在的城市管理革命。开放的街区制,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安全隐患,让坏分子难以遁形,并且大幅度提升治安处置能力,让那些围墙、护栏甚至小区保安员逐渐失去用场,最终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状态。在这场城市建管革命中,过去习惯于藏身在围墙、护栏中的市民,失去的只有恐惧和担心,赢得的将是安全和放心。而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这将是一道真真切切的安全考题,过去城市管理者或许可以将治安的任务分包给成千上万的小区或单位,而今则要自己率先担起这份责任了。只有切切实实让所有的市民觉得安全又踏实,一个现代化的开放的街区制城市,才能屹立于世人面前。
当务之急,不仅要防止网络媒体对《意见》的片面误读,以消除居民心头的疑虑,更要让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一道,依据《意见》提供的思路,蹲下身子、静下心来,好好地思索城市的命运,给增进城市的和谐安宁、通畅有序,出实招,献良策。
环卫工奶奶
工作后坐三轮车睡着
2月21日,江苏省徐州市,一位年迈的环卫工老奶奶把大街上的纸屑和垃圾打扫的干干净净,清理完毕后,疲惫地坐睡在路旁的电动三轮车座位上。当日徐州最低气温零下2度,阴天。老奶奶头戴着红线帽,包裹着蓝方巾,穿着环卫服装,头发已经斑白。
点评:环卫工老奶奶的境遇看着让人心酸,城市的美容师何时能有一处舒服的歇脚处呢?
陕西现奇葩婚俗
新郎及父母被挂树上
据了解,这是汉中城固的一场婚礼,亲友为了给新人增添喜庆,硬是把公公婆婆连同新郎官一起挂在了树上。
点评:婚礼增添喜庆的方式有很多,如此玩法是不是有点过头了?
女婴突发高烧
父亲开车撞掉医院大门
据《钱江晚报》报道,2月17日晚,在浙江省桐乡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入口处,车上冲下一男两女,抱了个孩子,直奔急诊室。原来,孩子突发高烧抽搐,吓坏了家人,为赶时间,情急之下发生了撞门事故。孩子父亲姓单,30岁左右,桐乡人,女儿才17个月大。
点评:为救爱女,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注意安全,车撞坏了是小事,如果因为撞击,大人和小孩都受了伤,那才得不偿失。
游客强行拔毛施虐
致云南动物园孔雀死亡
近日,一名网友在昆明郊区的云南野生动物园拍到一些游客强行抱着孔雀照相,甚至还有拔孔雀的羽毛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据动物园管理方介绍,因游客粗暴行为已导致两只孔雀死亡。此事发生后,市民对这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表示气愤。
点评:孔雀常因自身的美丽成为人身追逐的对象,没想到美丽竟引来杀身之祸。
黑猩猩实验后遭丢弃
独自生活3年见人类仍拥抱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18日报道,非洲黑猩猩蓬索在被用于医学实验后抛弃到小岛上,独自生活了3年。近日,有人去岛上探望它时,孤独的蓬索开心地抱住了新朋友。几年前,蓬索曾被用于医学实验。实验结束后,它就被抛弃到非洲国家科特迪瓦的一处小岛上。近日,大猩猩保护中心主任埃斯特尔来看望它时,孤独的蓬索兴奋地抱住了她,难掩喜悦之情。
点评:人类丢弃了它,可是它却未忘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