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2016-02-27
作者:
来源:
于晓波的绝技:绸子上切肉丝绸子丝毫未损
□本报记者 阎义 文/摄
记者在同和居见到于晓波时,提出要见识一下他的绝技——绸子上切肉。他先让记者看了他的左手无名指指根上的一道伤疤,他指着这道伤疤对记者说:“这就是我学刀工技术时留下的伤疤。”看完这道伤疤,他又让记者看左手食指的指甲:“这个指甲的上半截已经是空的了,这也是学刀工技术时留下的记号。这些都永远地见证了我学刀工技术时的吃苦精神,不仅流汗,还流血。”于晓波之所以能够成为同和居鲁菜的第五代传人、同和居行政总厨、中国烹饪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这两道伤疤证明,他获得这些称号当之无愧。
给鲁菜大师打下手
1822年同和居落户北京城。1971年,于晓波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同和居。于晓波清楚地记得:“那是1月的一天,天气特别冷。我到同和居报到,一进店堂就闻到一股特别香的饭菜味儿。从那天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在这里立足扎根。”
于晓波到同和居后,被安排给全国的鲁菜大师宋进义打下手。于晓波也认定了宋进义是自己的启蒙师傅。为了能学到宋师傅的技术,于晓波常常是大清早顶着路灯,不到7点半准时到岗。来了之后,他就忙着掏炉坑、扫炉灰、筛煤核,再推着小车去倒垃圾,把火笼上,烧开水,切好菜,开始炸鱼。宋师傅早上9点上班后,两盘子鱼已经全炸完了。为了达到宋师傅的标准,于晓波抓紧时间刻苦练习,炒菜、刀功样样都不敢马虎。仅练大翻勺就练了几个月。其他人都休息了,他在锅里搁块毛巾或者白菜帮子不停地翻啊翻。炒菜端勺要求稳当有力,这就得练习端勺,在5斤重的空勺里搁上水,一共10多斤,一端就端五六分钟。由于长期练习,于晓波的左手非常有劲儿,即使和年轻力壮的人比试都没问题。
他手指被切缝了三针
厨师的基本功是刀功,而于晓波练刀功付出了血的代价。同事们下班回家了,他却留下来练。有一次,于晓波在练切肉丝的时候,不慎切到了左手食指指甲,鲜血顿时流了下来,染红了案板。至今,于晓波的左手食指指甲捏一捏还是空的。还有一次,于晓波在片肉的时候,切到了左手无名指的指根。他立即捂着伤口到医院治疗,缝了三针。这个刀疤伴随着于晓波到现在,也是他培养12位徒弟的活教材。于晓波说:“那时候,也不怕疼,就是一门心思要把刀功练好。”学徒期间,他们师兄弟之间也会进行比试,最过瘾的莫过于“脊背肉丝”。“脊背肉丝”就是拿刀在光着的脊背上切菜,要把肉丝切好,还不能受伤。这真是传奇式的表演。
切生鸡肉头发般细
于晓波的绝技是在案板上铺一块绸子,把肉菜放在绸子上切,切完之后绸子布丝毫未损。于晓波给记者表演了这个绝技。先把一块冻鸡胸脯化开,再把鸡胸脯放在铺有绸子的案板上,把鸡胸脯片成薄如纸的肉片,再把肉片切成丝。于晓波说:“现在,切肉丝都是先把冻肉切成片,再切成丝,再把丝放到水里化开,这样没有难度。”说到切肉丝,于晓波还有一个绝技,就是把生鸡肉切成头发丝粗细。于晓波说:“这是鲁菜里的一道菜叫烩生鸡丝,是一道精细菜。”于晓波凭着这个绝技连续两年都获得了全国青工刀工比赛一等奖,也经常随师傅出访国外表演刀功。
在于晓波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副字——“天道酬勤”。这四个字正是于晓波四十年工作的精准写照。他告诉记者,在众多的荣誉和名号里,自己最看重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个最符合自己的状态,因为自己就是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劳动。
东花市街道南里社区工会
联合会主席 张欣惠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多云 微风
“袁崇焕名人文化节”
激发职工爱国热情
今天,我们社区工会又举办了“袁崇焕名人文化节”。其实,这个文化节都在每年的5月或者6月举办,今年有一些特殊原因,推迟到今天。但是,参加这个文化节的职工和居民热情非常高涨。在文化节上,我们表彰了企业与社区、驻我们地区的部队与社区的共建单位;聘请了小学生为“小小义务宣传员”;辖区内的天龙公司还为参加文化节的人员抽奖;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现场展示技能;职工和居民们参观了袁崇焕祠,观看爱国电影;边防局的战士们表演了自编的诗朗诵,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袁崇焕是明末清初抗清将领,他的祠墓就在我们社区,并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举办“袁崇焕名人文化节”不仅是社区工会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文化品牌。这个文化活动,也是一次对职工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职工的一面旗帜,是精神支柱。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职工民族精神,凝聚职工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职工的爱国热情并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乐居控股有限公司
周游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雨转多云 北风转西北风
倡议书是公司对员工的关爱
也是为社会承担责任
今天晚上,我们公司向全体员工发出了《用爱留住天使——为乐居宝宝柯蕾献爱心倡议书》。
我们南京分公司员工王丽4岁的女儿柯蕾,在去年4月被查出患上了脑干部位脊髓瘤。据说,这种病在儿童里的患病率为亿分之二。面对这个不幸的消息,王丽和丈夫开始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国内几大医院给出了相同的结论,由于部位特殊,在国内根本不具备手术的条件,在台湾、美国有的医院可以做这个手术。
但是,医疗费高达几百万元。这对王丽和丈夫来说,已经极大地超出承受能力。王丽的丈夫已经辞职照顾孩子,王丽也不能照常上班,我们公司已经让她在家照顾孩子,并且照常给她发工资。即便这样,王丽仍然不能凑足给孩子看病的费用。
为此,我们公司发出了倡议书。倡议乐居的兄弟姐妹们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我想,四岁正是孩子无忧无虑、花骨朵般的年龄,她的人生刚刚开始,就遇到了这么巨大的一个坎。都说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这么一个充满人间正能量的社会,肯定能带给这个小女童更多的希望。我们公司发出这个倡议书,是对员工的关爱和责任,也是公司对社会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