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2015-12-26
作者:
来源:
清东陵,一个比紫禁城
还奢华的地方?
□博雅
那日闲暇,偶然翻起《清东陵密码》一书。该书是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李寅所编著,作为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李寅在书中用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清东陵。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在位61年的康熙大帝、“古稀天子”乾隆皇帝、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权倾两朝的慈禧太后、富有传奇色彩的香妃……读后,那些声名显赫对清代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的墓主人,不由勾起了周末去东陵走走,看看那一座座陵寝中所传承的神秘故事。
清东陵是清代的一处大型皇家陵园,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昌瑞山南麓,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在占地78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据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驱车从北京出发,大约历经了两个半小时,通过京通快速路经燕郊、三河、蓟县来到了清东陵。
清东陵南端有三重大门。第一道由峭立的两山对立,行成天然陵口。第二道是雄伟的石牌坊,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第三道为大红门,是清东陵名副其实的门户。 大红门与石牌坊之间,东西各立一下马牌,牌正背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据说清东陵当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当年顺治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有人说,清东陵是一个比紫禁城还要奢华的地方。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更是让人赞叹,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 整座东陵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谓集清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达18对,造型多朴 实浑厚;乾隆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则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当然慈禧的陵寝也是清东陵最有看头的地方,明楼红墙、黄瓦飞檐的建筑,虽然经过了被盗的洗劫,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曾经奢华的残迹,也正是因为慈禧陵穷尽极致的奢华,才会招来盗墓者们的贪婪。至今,慈禧墓大量珍宝下落不明。
说起来,清朝的陵区有三个:清东陵、清西陵和清北陵。而东陵之所以比其他两个陵区出名得多,不仅因为康熙、乾隆和慈禧太后这三位清史上名头最大的帝后埋葬在这里,更多是因为东陵在民国时期发生过著名的大盗案。1928年,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盗掘了慈禧陵寝。另外,裕陵妃子园又被成为香妃陵,也是游客期待的一个看点。事实上,香妃的地宫很简单,只有一个棺木。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电视剧中,清东陵地宫中的夜明珠、翡翠白菜、香册香宝等珍宝,总是勾起人们无数的想象。在这座历时近两个半世纪建设的极其奢华的清东陵里,统治者们生前积累了无数财宝,死后更把大量稀世珍宝埋进了自己的坟墓,而今,面对着“老佛爷慈禧”空荡荡的地宫,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这无数的珍宝是否还有人可以享用?
清东陵,每一座陵寝都记载着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着或动人或神秘的故事。清东陵文物管理处驻京办公室主任董月华介绍说,清东陵整个陵区非常大,要想走完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当然,如果有游客走下来觉得累,景区内有电瓶车可以乘坐。冬天,游客虽然相对少些,但别有一番景象。尤其是如果赶上雪后,更是能领略“无人最是清净处,远山近雀不留痕”的滋味,当然也是最能让拍摄者忘情的别致之处。如果幸运,还能顺便看一场穿越时空的古装秀,看看皇帝祭拜的“原生态”。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后的,清朝的故事实在太多……走近清东陵,才发现,这里一样有着说不完的传奇。
周末清东陵交通攻略:
■大巴——【散客直通车天天发】1、出发地点:北京东四环四惠桥停车场。2、发车时间:09:00。3、价格:198/人(往返交通费、景区通票、景区观光车、景点导游讲解)。4、返程时间:16:00。
■自驾——北京至清东陵可走高速至蓟县,返程时可走下营至金海湖的山间小路,一路幽静且景色优美,途中经过杨庄水库和金海湖,尤其是秋季景色更加宜人,可一路采摘,另外沿途还可游览其他景区,如:黄崖关、梨木台、九山顶等。
“过了这个村,
没了这个店儿”
□李一然
自费旅游,出门前计划一下大致花销,很有必要。但如果在旅途中每花一分钱,都算得过于精细难免会因心累,而减少旅游给人带来的快乐。
今年12月初,我和家人去了趟九寨沟、成都、重庆、大足。记得一天下午,我和家人来到重庆长江边的朝天门码头,准备晚上乘豪华游轮欣赏山城重庆的夜景。码头上有四五家公司卖游轮船票,经货比三家,讨价还价,我最终花120块钱,买了两张票面188元的船票。
码头路边有很多水果摊。“红毛丹、鲜桂圆怎么卖?”“红毛丹13一斤,桂圆12一斤。”“太贵了。”家人说。上午我刚在重庆磁器口街边买了红毛丹、鲜桂圆,一样的货色都10元一斤。“不买了。走吧。”家人说。
上了船在检票口,我对家人说“你先上去。”于是转身上岸,返回水果摊儿。“要一斤红毛丹、一斤桂圆。”“一共25元。”“再称点儿桂圆凑30块钱吧。”
提着水果上船后我发现, 船上不卖零食,只有50元、80元、100元的果盘,几片西瓜、几粒葡萄少得可怜。
那日江上无风,船随着水波,微微晃动。坐在宽大的沙发上,吃着新鲜的红毛丹、桂圆,虽然价格比上午买得贵了两三块钱,但如果不买,只能干坐上两个小时,等着开船。
天渐渐暗了下来。这时,一个胸前挎着相机的小伙子,走在游轮二层的楼梯口,搬来一个木制轮舵当道具,开始招揽生意。“拍张照片吧,您看这水晶灯,这豪华游轮,多气派。”小伙子的女搭档对每位上楼梯的游客说,但没提钱。我心中暗笑,这是典型的强制消费,我可不上这个当。
船终于动了。山城长江两岸的夜景真得很美,我不时用手机、相机拍照。船沿江行驶40分钟后,开始回返。“您看这是您的照片,很漂亮,十块钱。”刚才给游客拍照的小伙子,开始收获了。只见他手中的照片不断减少,钱不断增多。“照的不好的照片,我们不洗。”小伙子说。
“小朋友,让我看看你的照片。”记者对身边的一个孩子说。拿过照片,我后悔没花十块钱,让小伙子给家人拍张照片。小伙子的照片,拍出了游轮的豪华,而且被放嵌在一个纸质像框内,像框上将拍摄时间、地点,印得清清楚楚。而我给家人拍的照片,自愧不如。
船靠岸了,游客开始下船,让小伙子给家人补照,已不可能。此刻,我对“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儿”这句俗语,有了更深的感悟。
冬日翠湖
夕阳西下,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树枝婀娜多姿地倒映在湖水中,散发着悠然的气息,翠湖用简单抒写着一种“人在湖边走,人影水中流”的诗情画意。 则成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