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职场

2015-10-31 作者: 来源:

  可以“吃”的止血布
  □本报记者  阎义 文/摄
  近日,记者到北京纺控所属纺织科学研究所北京泰科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工程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张津育给记者表演了一个“魔术”。他剪了一块两厘米见方类似纱布的绫,将一厘米放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湿润后,夹出来贴在记者的手背上。几秒钟后,记者摸手背上的绫已经感觉非常润,黏糊糊,一拉,另一半从手背上脱离。几分钟后,绫已消失了。张津育说:“这‘布’就是我们研究生产的‘泰绫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目前在国内用于手术止血,在国外主要用于外伤止血。”据介绍,该项产品在2007年、2008年分别获得美国、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专利;2009年,获得“北京市首届发明专利三等奖”。2009年3月,该公司以张津育为领军人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2011年,这个创新工作室被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科委评为“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去年,又被命名为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提到泰科斯曼公司,不能不提北京纺控所属的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这家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该研究所总工程师薛迪庚就将研究目标锁定在止血布上。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出以脱脂纱布为基材的止血纱布。这个止血纱布的主要原料是棉花织成。这个止血纱布用于外部包扎,但用于手术包扎,材料中的天然杂质,可能会有一些不利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该研究所另一位总工程师张镁在薛迪庚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止血纱布原料选用了天然植物纤维中提取的高纯度纤维素,通过精制改性处理,制造出羧甲基纤维素类具有止血、防粘连特性的医用材料。
  2004年6月,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与另外两家单位联合组建了北京泰科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股份制企业,主要产品就是外用、内用型两大系列可溶性止血的多个产品。
  在生产车间,张津育告诉记者:“羧甲基纤维素类常规产品为粉状,是食品和药品的添加剂,比如,药片和糕饼,能起到成型和蓬松的作用。与食品和药品添加剂不同的是,在这里,它经过提纯后纺丝织布,再经过近十道织物精制改性后处理工序才具备了可溶、可吸收性。不过,这‘变了性’的纱布看起来仍然如绸缎般丝滑,只是摸起来略有些挺度罢了。也由此,我们从做纺织品改做了医疗用品,只是‘此布非彼布’。这个‘布’能止血,并且还能吃,止胃出血。这种手术用纱布贴附于出血创面时可吸收血中的水分,在溶胀、溶解后形成透明凝胶,可有效止血,用于外科手术止血、日常创伤止血,尤其对凝血有障碍的人群效果显著。”
  张津育还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小块这种布随便放入一个有水的杯里。放入大约20分钟后,原本干干的纱布瞬间变得胶黏起来,纱布被溶解,能看到些许的絮状物,用手摸感觉有一点黏。约40分钟后,杯内清水恢复到未放纱布前的状态,清澈且没有粘性。在此过程中,张津育没做任何处理。他说:“如果一直搅拌纱布,溶解的速度会更快。”
  这个产品一面世,便吸引了各国医疗器械经销商的目光。他们纷纷要求与该公司合作。张津育说:“我们选择了以医生背景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北京泰科博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国内市场总体运作;国外以在美国本土注册并拥有市场及FDA管理经验的LSP公司为合作方以BloodSTOP品牌负责国外市场推广运作。”目前,可溶性止血布已经摆上了美国的上万家连锁药店和连锁超市,其中包括美国的沃尔玛连锁超市的医药柜台。该产品还销往欧洲、墨西哥、韩国、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去年,该公司销售额2000多万元,人均创利30多万元。
 
  北京哈克尼斯银幕有限公司
  工会主席  苏广龙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雷阵雨  微风
  他是值得学习的
  遵法榜样
  今天,我把北京市安监局有关发放防暑降温费的文件附在了工资单的后面,一同送到了公司投资人的手上。这样,今年三个月的防暑降温费就可以发到职工的手里了。
  我们公司的投资人是爱尔兰人,他非常重视法律。我们每做一件事情,他都要考虑到是不是合法,有没有法律条文。如果没有法律条文,他是不会做的。在防暑降温费的问题上,最初,他是不认可的。因为,在他们国家没有防暑降温费的说法。他到中国开公司以后,我就跟他提出过防暑降温费的问题。他表示,只要有官方文件,就可以给职工防暑降温费。我找到了北京市安监局有关发放防暑降温费的文件给他看。他同意发给职工防暑降温费,并且要求将这个文件附在工资单后面,他看后才签字。以后,每年7月开始发防暑降温费时,都要这样做。
  都说外国人很教条。我认为,像这位爱尔兰人的“教条”应该提倡。一切事情都要按法律办事,不能我行我素。如果不按法律办事,将受到惩罚。我想,这位爱尔兰人遵法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了。他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遵法榜样。
 
  北京川人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谢琼瑶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阴雷阵雨  微风
  上班第一天,
  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今天是我上班的第一天,很茫然。还好,各楼层主管都给我们新进员工安排了师傅,给予我们生活及工作上的帮助,他们也给我们讲了企业的规矩。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用餐后你只是丢了一小块馒头,就会有相应的处罚,为的是让你明白什么叫节约粮食。上厕所规定,你来去共5分钟的时间,让你记得什么叫时间观念。小组卫生完成得不合格不能下班,就是让你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菜品出品不规范不标准,让你重做甚至罚款,为的就是让你知道什么叫责任。这些都是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以前在电视上看见干服务这一行很简单,不就是类似于一些添茶倒水的活吗?有什么可难做的啊!到企业后,我了解到,不是添茶倒水那么简单,你必须清楚的了解我们的产品和企业文化,以便与客人更好的交流,以至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企业的新人,我不能因天之骄子的美誉而沾沾自喜、自命不凡,更不能因初出茅庐的青涩而妄自菲薄。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应该多看、多学、多问,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怀有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创出佳绩。有了成绩不骄不躁,与同事相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便拥有正能量。拥有正能量越多,做事必然成功,做人就必然成功。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