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2015-10-24
作者:
来源:
“挑刺大会”
为职工搭起安全保护伞
——直击北京市政集团进行联合检查
□本报记者 曹海英 通讯员 任江博 文/摄
“这条止水带的标准宽度应该是多少”,“电力隧道施工中使用的防水材料与一般工程有何不同”……在距离地面11米深的稻香湖电力隧道工程施工竖井内,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以下简称“北京市政集团”)主管技术质量工作副部长一边随着联合检查“大部队”一同走进正在施工的隧道深处,一边细致盘问负责现场技术质量工作的项目管理人员。
在隧道内大约四五十米的地方,北京市政集团重点工程联合检查小组的人员放缓了脚步,已经进入到了紧张忙碌的施工区域。七八个头顶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作业工人正在熟练地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只见他们低着头、弓着身,站在将近2米高的支撑架上,并未因为检查人员的光顾而放缓手中的工作。
来自北京市政集团总部不同系统的检查人员开始仔细检查现场各部位施工的情况并在直接指出现场操作不规范或存在安全质量隐患之处。“工人操作平台的支撑体系严格来说,不符合标准化要求,要进一步改进”,安全管理部副部长一针见血地指着现场的作业支架说道。“隧道侧壁的外露钢筋头,个别保护措施不到位,必须尽快处理”,技术质量部的检查人员面对现场施工管理的瑕疵也是毫不客气。
同样,来自行政保卫部门的检查人员也对照标准在施工现场挑起了“毛病”,“隧道侧壁的电线不能与任何金属物体接触,哪怕一个小钉子都不行”、“这个部位还应再至少添加一盏照明灯,要确保工人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作业”……对于检查小组提出的意见建议,现场管理人员一一进行着详细记录。这简直是一场“挑刺大会”,但正是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弥补了工程中一个又一个的漏洞,为职工们搭起了一把“无形的保护伞”。
在去年,类似的联合检查还只限于地铁工程项目,但是今年三季度以来,这样针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月度联合大检查在北京市政集团已经成为一项常规性重点工作。正是由于在地铁项目一段时间以来的有益实践,北京市政集团从中尝到了项目管理大幅提升的甜头,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北京市政集团地铁项目在业主单位的履约评价中排名大幅攀升。
因此,北京市政集团结合去年年底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具体要求,决定借鉴地铁工程联合检查的成功经验,将检查范围由原来的地铁项目扩大到在施道路、桥梁、热力、电力、厂站等其他领域的重点工程,特别是在安全标准化、进度质量管控等方面更是力争迈升到一个新台阶。
重点工程联合检查工作得到了北京市政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每次深入基层项目的大检查均由一名主管副总经理亲自带队,检查工作涉及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市场经营、劳务管理、设备管理、VI管理、行政保卫以及试验管理等多个方面,由北京市政集团总部各部室分别抽调专人进入联合检查小组。
联合大检查过程中,不同系统的检查人员除了在现场指出问题,他们还对项目部资料管理进行系统检查和梳理。综合施工作业现场和项目资料管理两方面情况,各系统检查人员最终以书面形式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和总体情况反馈给项目部,并要求其在七日内整改。同时,北京市政集团各二级单位则协助项目及时进行问题整改并将整改完成情况通过书面形式上报至重点工程管理办公室。之后,联合检查小组再分系统对项目部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最终完成一个类似PDCA式的完整闭环,从而实现项目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和螺旋式提升。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
通州新城项目部工会主席鲍喜臣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晴
昔日好后勤 今日座上宾
我们通州新城项目部,今天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嘉宾”——职工家属。由于项目距离市中心较远,且工期紧,任务重。很多职工每天都吃住在工地,一周甚至半个月才能回一趟家,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少得可怜。工程的成就有职工的一半功劳,今天我们特意邀请昔日的“好后勤”——职工家属们来工地“探亲”,他们就是项目部今天的“座上宾”。
家属们参观了职工平时的生活工作环境和设施后,纷纷感动地说:工地条件现在真的太好了,不仅有干净的食堂、厕所,还有随时可以洗澡的洗澡间,还配有洗衣机,就连被褥和洗漱用品都给提供,真的和家一个样,我们真的放心了。
中午,我们邀请职工家属在职工食堂一起过集体生日,大家一起吹蜡烛、唱生日歌。虽然工会只定制了一个小小的蛋糕、做了几道简单的家常菜,但是所有职工脸上都乐开了花,这一刻感动又温馨,很多老同志说在家都很少在一起过生日,今天真是太高兴了。随后,家属又参观了项目部的健身房,在崭新的乒乓球台、全自动跑步机、羽毛球、跳棋、跳绳等文体活动器材前,家属高兴地说:“这里条件比家里都好!”
在充满欢笑和快乐的团聚时光中,看着他们脸上写满幸福的笑容,我心里也美滋滋的。今后的工作,我要继续从身边小事儿做起,积极的为职工营造幸福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使职工每一天都在快乐中度过。
北京市丰台区馨翼教育中心职工
刘琬璐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惹我的宝贝儿,哭了
今天,我负责的一个小宝贝儿哭了。看着他满脸的泪水,我心里难受极了。
我们这儿的孩子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语言、行为障碍,需要特殊的帮助。
在教育中心,有一个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坐在固定的一个座位上吃饭。这天有一位家长来访,正好坐在了他平时坐的位置。吃饭时间到了,那位家长还没有走的意思,这孩子就不愿意了,别的孩子已经开始吃饭了,他不吃,并且在一旁哭闹。
作为一名自闭症患儿的干预老师,我明白孩子行为单一、固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我还是希望这孩子能改变一点,慢慢地适应,这对他的康复是很必要的。于是我就告诉他“坐在其他地方吃饭也是一样的”,“让他挨着他的好朋友”……反复跟他讲道理,用各种方法让他坐在别的地方吃饭。
但孩子什么也听不进去,一直在哭,哭得很伤心,看着他我很心疼,但是我不能帮助他,这让我更伤心。最后,我妥协了——让他坐在了他一贯的座位上吃饭。
经常的接触,让我对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很了解,但是为了他们的发展,我不能迁就他,按照他们的习惯走。这样做起来,很难,但有时候看着这群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一点一点地变化,我就很开心。这次尽管我妥协了,但我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