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职场

2015-10-10 作者: 来源:

  想让梅花啥时开就啥时开
  ——访中山公园园艺工人
  □本报记者  阎义 文/摄
  距离明年3月梅花盛开还有7个月的时间,然而,中山公园园艺工人已经开始对梅花进行养护了。记者近日到中山公园采访这些“护梅使者”时,园林科技科科长郑毅对记者说:“其实,我们从梅花凋落后就开始了新一轮对梅花树的养护工作,以便让梅花在明年三四月的时候,将更加冷艳、傲雪的梅花呈现给广大的游客。”
  梅花120多棵 近100个品种
  记者随郑毅和园林工艺师、著名种梅专家范桂义一同走进了中山公园的梅园。刚进梅园,迎面是一棵枝叶茂盛的梅花树,树冠大约5米,高3米。范桂义指着这棵梅花树,对记者说:“这棵梅花树是中国独有的,以中山公园命名的叫‘中山杏梅’。它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园艺专家,被称为‘梅花泰斗’的陈俊愉起的名。”再往梅园深处走,又看到了一棵梅花树,像是一把折扇,更像一座屏风。郑毅告诉记者:“这棵梅花树刚栽到中山公园时,是一棵不成型的树。因为这棵树的后面有一棵塔松,不能把塔松移走,也不能把这棵梅花树移走。范师傅和同事们想办法,将这棵梅花树修剪成现在的模样,反而呈现给游客新奇的模样。每年梅花盛开的时候,这棵梅花树最受游客喜欢,进入游客的镜头也最多。”在梅园的东南角,记者看到了几棵类似龙爪槐的树。范桂义看着记者好奇的样子,对记者说:“这棵梅花树是倒挂梅,自然向下弯曲,像是一把伞。这是梅花树的一种。”
  穿梭在梅花树丛间,郑毅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中山公园目前有陆地梅花120多棵,近40个品种,盆栽的梅花有200多棵,近60个品种。”
  暖冬时给梅花树搭遮阳伞
  看着护梅使者们正在进行养护工作,记者问范桂义:“梅花树是怎样养护的呢?”范桂义向记者讲述了中山公园独特的梅花树养护方法。中山公园的梅花树密度大,在开花的前后都要进行修剪,剪掉无用的枝条,目的是不让梅花树往高长,而是往宽长。每年要浇水三四次,开花前的1月和开花后的9月施基肥。由于梅花树是先开花后长叶,所以,每年从叶子展开的四五月到8月中旬要施叶面肥,每周一次。早春开花后施氮肥比较多。秋天施钾肥和磷肥比较多,钾肥和磷肥具有抗寒性。范桂义对记者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有的时候太阳光照太足了也不行。”北京有一年是暖冬,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暖冬过后是倒春寒,暖冬将使梅花树提前开花,倒春寒又将使梅花树过早枯萎,甚至死亡。于是,种梅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给梅花树搭上一个遮阳伞,也就是风帐,遮住阳光,让梅花树还处于冬眠状态,到3月时正常开放。郑毅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职工对梅花树多么细心,多么的爱岗敬业。”
  随心所欲让梅花开花
  护梅使者们更有神奇的本事,可以随心所欲地想让梅花什么时间开花,就什么时间开花,这叫做控制花期。范桂义自豪地说:“这事情只能发生在盆栽的梅花里。”梅花树有冬眠期。如果想让盆栽的梅花提前开花,就让梅花提前结束冬眠期。提前结束冬眠期的方法是给住在温室里的梅花加温,这样梅花会提前开花。范桂义说:“我们的行话叫‘烤货’。”如果想让盆栽的梅花延迟开花,则是延长梅花冬眠期。庆祝中山公园建园100年的时候,护梅使者们便使用了延长梅花冬眠期的方法,让梅花在八九月开花,延长梅花开花五六个月。
  梅花是最早迎来新年的花卉。为了让梅花以鲜艳的花朵迎来新年,迎来游客,护梅使者们付出了更多的辛劳。范桂义为了向记者说明目前梅花的良好长势他随便找到一棵梅花树,在树叶的根部,发现一个红色的小芽。范桂义指着小芽:“你看,这就是花蕊。看样子,明年3月梅花肯定开的比今年还旺盛。”
 
  东花市街道总工会主席
  郭学智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阴 北风
  为他们解决实在问题
  建会就会迎刃而解
  今天我又走访了一家非公企业,这是我当选街道总工会主席后走访的第10家非公企业。
  这家独资企业是在一座写字楼里。进写字楼要刷卡,我没有卡,只能求助于保安员。保安员说:“没有卡不能进。”我一再向他解释,做通了他的工作之后,他又向物业公司的领导请示,才让我进去。我找到了这家企业,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她告诉我,建会的事情要请示老板,上午老板不在公司里,你如果有时间可以等他。既然来了就等吧。一直等到中午,这位工作人员才告诉我,老板回来了。我见到老板时,发现是我在上电梯时看见的那位同坐一部电梯的人。我给老板讲述了建会的必要性,同时,也让老板说说自己公司有什么困难,看看我们工会能不能帮上忙。老板把经营上遇到的困难,需要街道办事处协调解决的问题都跟我说了,并且表示,会尽快把建会问题在董事会上讨论。
  经过走访感觉最深刻的是,一些非公企业对工会组织不是很了解,对工会组织有误解。这为建会工作带来了难度。以前,我是做城市行政执法工作。在做这项工作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被执法人的利益,这样他们也就理解我们了,我们执法难度就减少了。万变不离其宗。做工会工作也是这样,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在问题,建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丰台区妇幼保健院
  曹霞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微风 小雨
  烛光下完成进藏后第一个产妇手术
  今天是我到西藏尼木县人民医院的第9天。到这里后,一直有高原反应,稍有好转,就到医院坐诊,遇到了我到西藏后的第一位产妇患者。
  尼木县的农牧民习惯在家生孩子。她们听说县医院里来了北京大夫后,先后到医院看病。晚上回宿舍没多久,我接到电话,有一位产妇难产。我赶紧摸黑到医院后发现,医院里面一片漆黑。护士告诉我:“刚刚停电了。”我进病房看产妇,问明了情况。原来,这位产妇从下午1点就宫缩疼痛。她本想在家生孩子,阵痛了六七个小时还生不下来,只能到县医院里找北京来的大夫给看看。藏族医生举着手机给我照亮。我就着手机的亮光给产妇检查。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做剖宫产。产妇家属并不希望剖宫产,而是希望自然生产。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不可能的。我把剖宫产讲解给产妇家属,终于得到了他们的许可。另一个难题是停电,检查、监测都做不了。我仔细检查产妇,确诊是枕后位,就是胎位不正。按说及时剖宫产就能解决,免得产妇受罪,可产妇家属的误解和停电耽误了时间。我让护士们在病房里点满了蜡烛,就下手动手术了。手术结束,母子平安。
  到县医院后,我看到,西藏的医疗设备比较简陋,医疗水平有待提高,农牧民的医疗观念需要改变。应该更多的来像我们这样的人尽快到西藏,提高藏族医生的医疗水平,用实际行动向农牧民宣传新的医疗观念。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