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
2015-08-08
作者:
来源:
工友情
爱无言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年了,但是每每想起,顺天府超市的每位职工心头都会有一份浓浓的深情在涌动。那是2010年,顺天府超市十三店一名普通员工的困境,牵动了公司上下所有人的心,大家慷慨解囊,为十三店年仅36岁的于和涛捐款治病。一时间,于和涛成为公司上下关注的焦点。
探视员工 牵出绝症隐情
2010年1月14日下午,十三店店长张秋英正在办公室填报“春节排班表”,当看到于和涛的名字时,便对身边的欧敬松经理说:“这于和涛已经告病假了,他说两天就回来上班,现在都三天了,还不来上班,也没有听他说得什么病啊?”欧经理回答:“是啊,不过年纪轻轻的,不会有什么大病吧!”张店长想了一下,又对王新国说:“新国,你给和涛打个电话,看他在不在家,咱们去看看他。”
王新国打通电话,于和涛说他的病好了,很快就会上班,同时拒绝大家去看他。电话里,王新国明显感觉到他说话的声音带有喘气声。张店长听了后,说:“我还是不放心,咱们去他家看看。”这时,于和涛给张店长打来电话,张店长没有接,将手机放进包里,说:“咱们走!”
于和涛的家离十三店不远,在酒仙桥十二街坊。很快张店长一行人就到了他家,在楼下喊他开门。过了好长时间,于和涛才下楼来给大家开门。刚打开门,他整个人就有气无力地靠在门上,大家一看都吃了一惊,才几天没见,人整个瘦了一圈,只有肚子明显增大,脸蜡黄蜡黄的,没有血色。上楼时竟然险些摔倒,还是王新国搀扶他上了楼。
进了房间,张店长急切地问他的病情。他说去医院看过了,医生说是胃炎,吃些药就好,还坚持说明天就上班。在他的床头,大家看到只有两袋打开的“牛黄解毒片”,也没有发现其他的药。店长的眉头拧成了疙瘩,用心疼而无奈的语气说:“走,咱们回去。”
回来之后,店长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第二天一早,店长就安排保安队长王金柱和副食组员工王艳萍,将于和涛强行送到医院检查。下午3时,医院结果出来:肝硬化腹水!大家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爱心无界 顺天府大爱比天
1月16日,十三店晨会。
店长张秋英神色凝重的向全体员工宣布了于和涛的危急和困难状况:“昨天,医院的结果已经查明,于和涛患上了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绝症,已经是大家不愿看到、但是又必须正视的现实。在医院我们才了解到,他家仅有的一千元钱也给了医院。但这远远不够,明天还需要交两万元住院押金,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挽救我们身边同事的生命……”店长迫切而激动的讲述着,并当场表示捐款一千元,全体员工踊跃认捐。十三店所有员工、所有促销员、所有厂家外协人员,所有外租区人员、包括保洁工、收纸板的,无一例外全部参加了这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捐款活动。众所周知,超市员工收入并不高,但他们没有考虑更多,慷慨解囊相助,有的甚至捐出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十三店当日捐款5880元。1月17日晨会结束后,好多员工要求新增捐款,捐款名单也被多次改写,一个有六十多名员工的门店,最终捐款达到7020元!
家属感恩 期盼奇迹再现
1月17日上午,店长张秋英、经理欧敬松等人,一起前往朝阳医院急诊室看望于和涛,这也是第一次见到于和涛的大哥和姐姐。大哥个子不高,一副典型的老实憨厚模样,姐姐穿着也很朴素。店长将十三店的爱心捐款,装在一个顺天府专用信封里,交给了在病床上的于和涛,于和涛双手接过捐款,激动地连连说:“谢谢顺天府,谢谢顺天府十三店……别的我也不多说了,给大家拜个年吧!”从病房出来,店长又找到主治大夫,要求尽最大努力对于和涛进行治疗。
1月23日,工会主席宫爱鸽来到十三店,将顺天府公司的首批捐款20000元现金,交给了店长张秋英。当天下午,宫爱鸽又与张秋英一道看望于和涛,将代表着顺天府公司、二十多家门店爱心的20000元捐款,亲手交给了于和涛。于和涛捧着装有20000元现金的大信封,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眼泪从眼角涌了出来……同病房一位老人感慨地说:“你们单位太仁义了,如此关心员工,实在少见!我工作了几十年,多次住院,单位没有一个人来看我。”
尽管最后大家的爱心没能留住于和涛,但于和涛却是带着大家的温暖走的,他并不孤单。
相聚在碧海山庄的
夕阳红
□王英君
碧海山庄位于风景秀丽的金海湖畔,占地160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东临碧波万顷的金海湖,南有盘山,背靠大金山。据说,这里曾经住过康熙皇帝。
坐落在群山怀抱中的碧海山庄,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充沛,非常适合退休人员宁静的休养。驻足山庄,极目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一进大门,假山飞瀑,绿树掩映着特色的建筑,让人赏心悦目。其实它的精华,是在内里,是在实处。不仅仅有高品质的硬件设施,更有考虑周全的布置,从住房,活动室到餐饮等。
在这里有一首“休养员之歌”是必唱的,山庄的李书记讲道:休养员度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益行为,是劳模及先进工作者荣誉的象征,是党和工会关心奋战在一线、坚持在岗位的职工的重要方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叫做体面劳动,光荣疗养。只要来到山庄,你就是幸运之星,因为北京退休职工有二百多万,轮到一次也是不易。听之惭愧,唯有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珍惜这次机会。
我们住在三号楼。住的附近有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奏的和弦。经过花园走廊,夏木荫浓处,翩翩起舞时,好一个“拈花微笑”的仙镜。
树木挤挤挨挨着像一群舞者,翩舞着绿裙等待出场;花园里有“老寿星”雕塑常年“站岗放哨”,好似也祝福着这里的休养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身在此中,屋里也像有了生气,耳边就是鸟语,打开前窗,闭上眼睛,倾听风声,触摸空气,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自然,让人神清气爽。
清晨的露珠更是让人舍不得离开,就像这里丰盛的早餐,怎么也吃不够。楼上吃着美味的佳肴,听着窗外鸟儿清脆的叫声,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