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双微

2015-03-14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微人生
  ■自绘鼠标画/张光
  在印度,有个人小的时候头脑很迟钝。在他开始学习梵文时,感到特别吃力,尤其是学语法,同班同学轻轻松松就学会了,而他虽然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仍然像没学过一样,毫无长进。他一度悲哀地认为自己永远也学不会语法了。
  一天,老师让他背诵学过的语法。他竟一点也背不出来。老师气坏了,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他完全丧失了信心,干脆不读书,甚至连学校也不去了。他心里想:看来我命中注定不是块学习的材料。
  从此以后,他无所事事,到处游逛。有一次,他来到一个湖边的小码头上,码头是用很坚硬的石头砌成的,十分坚固。他走过去,坐在上面,忽然发现光滑平整的石头上竟然有一个坑,圆圆的。他很纳闷:为什么这里会有一个小石坑呢?
  恰在这时,一位妇女提着水罐走了过来,把水罐打满水后放下水罐休息了一会儿。他被一个现象吸引住了:水罐正好严丝合缝地放在了石坑里。
  看到这个,他就问:“这是石匠专门凿好,用来放水罐的吗?”
  “才不是呢,是天长日久了,水罐磨出的石坑。”妇女说着,把水罐顶在了头上慢慢离去了。
  他惊呆了,暗暗地想:既然这块坚硬的石头都能被水罐磨出坑的话,那么经过持久而刻苦的努力,难道我这个愚蠢的脑袋就不能变得聪明起来吗?
  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立即站起来,回到了学校,找到了老师,下定决心用功学习。奇怪的是,同样的语法,以前看起来就像一座大山,今天看来好像一口清水,一下子就喝下去了。不管学习什么课程,不管有多大困难,他有如神助,很快就能背熟,还能很快理解。
  他那过去像石头一样的脑袋竟然真的开了窍。
  他就是包簿·德瓦,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语法学者,关于语法学问题他还写了一本书。至今,学习梵文的人通过学习他的这一著作就能够较快地领会。
  其实,克服了内心的魔障,激起了奋进的动力,盯住了一个目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微话题
  #我为蓝天做点事#
  你能为头顶上的蓝天做点什么?
  环保或许只是一个念头,但众人的举手之劳却可带来一片蓝天!环境的改善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和支持。对于头顶上的蓝天,你能为它做点什么?
  @FCC的单车:看到许多朋友拍的蓝天,说明我们现在行动还不算太晚。一起动起来,绿色出行、不乱扔垃圾、拒绝过度包装、少吸烟。用我们一点点的行动,成就大大的改变!
  @TOM老爸:我每天上下班都是骑上自行车,既锻炼身体又环保节能,还不会因为开车堵车迟到挨老板骂。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忘记-时间: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此我们责无旁贷,每个人都有责任。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多宣传环保知识,多呼吁环保行动。这些,我们都是举手之劳!
  @碧海蓝天Aisa:今天我步行50分钟到公司,又为天空增加一点蓝!大家也都一起“行”动起来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