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政策有规定,想涨不能涨
老字号里的小字辈缺钱心会慌
某国有老字号企业
涨工资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老国企,而对于老字号来讲,同样存在着职工涨工资方面的问题。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字号总经理就表示:“每年政府就给我们这么多钱让我们给职工发工资,我们想发自己的收入,但是政策不让。”
因为这家老字号的产品质优价廉,深受北京市民和全国游客的欢迎,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利润,而这些钱,只能上交给主管部门,并没有立即用在企业的职工身上。如果这些金额能够按岗位发到职工手中,职工们的收入要比现在 增加一倍,然而受限于政策,给职工提升收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以老字号中首席传承人为例,在每月税后只有4000余元的收入,这样的收入仅仅与私企内刚刚入职的大学生相同,不高的收入确实很难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加盟,因此,培养后辈人才成了这家老字号最苦恼的问题,另外创新发展也同样受着冲击和挑战。
年轻人在慕名来到企业工作后,发现收入并不高,工作积极性会有所减退,离职也相当的频繁,企业中的一名老师傅介绍说:“车间里,基本上都是岁数比较大的,年轻的仅有一个女孩,也许涉及到结婚生子、或者回老家,小姑娘极有可能也会离开,企业要发展不能总依靠我们这些老职工吧。”
没有民主协商机制
职工离职抱怨不涨薪
某民营小型科技公司
“没有年终奖,更没有涨薪机制,这样的企业,职工待下去觉得没有发展前途,自然就选择离职了!”打算春节后跳槽的设计师小美眼下在一家小型科技公司工作,虽然公司也有几十名员工,但是由于私企的性质,并没有建立起民主管理制度,职工的相关福利也无人顾及,工资也没有正常的上涨机制,造成一到年底,职工就纷纷跳槽。
小美所在的部门是公司的技术部门,过完元旦,已经有三名员工向公司提出了离职,“看着别的公司纷纷在晒年终奖和新年的涨薪幅度,心里觉得很羡慕,我在公司待了三年,刚开始以为公司只给老员工涨工资,就想再等等,可现在都三年了,既没有涨工资,也没有年终奖,实在太让人寒心。”小美告诉记者,公司由于是私企,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也没有工会,没有人为职工的相关福利待遇说话,为此,她很羡慕有工会组织的企业,工会可以代表职工和企业谈薪,“为职工说话”。
和小美一起打算离职的陈明是名JAVA工程师,在来到这家公司之前曾在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小型合伙制公司工作,当时公司的员工虽然不多,但是很民主,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认为这样的方式很好,不仅关于员工福利方面的事项可以,关于公司更好发展的建议也可以提,“有民主的机制,才能让职工更有归属感,不单单是涨工资的问题。”目前,陈明已经收到了另一家公司的OFFER,在和对方的HR谈薪水和福利待遇时,他还特意问了公司有没有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听说有集体合同约定后就放心了。
“企业凝聚职工,其实大可不要这么抠门,而是应该把发展的成果让职工一起来分享,这样职工的归属感建立起来了,企业的发展也更有动力,对于经营者来说其实是双赢的。”有着多年职场经验的HR李强表示,该公司这种“老板一人说了算”的模式在不少私企都存在,但这种管理模式并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毕竟员工的创造力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职工的工资增长要有正常的机制,此外,民主的管理制度也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的工资听谁的?
我在一家私企工作,每年企业都会给我们涨点,在基本工资中涨100元。虽然不算多,但这也是企业对我们的一点意思,我觉得挺好的。
就拿我来说,做梦都想涨工资啊,但这事儿还得听老板的,他不愿意给我们涨,我想了半天不也白搭吗。
我在国有企业工作,工会在涨工资方面起了不少作用,开职工代表大会让职工提建议,并与职工谈工资,现在收入高了,干活也有动力了。
企业现在效益不是特别好,别说涨工资了,现在就连发工资都费劲,这不,本应该20日发的工资,到现在28日了还没发,这种企业什么玩意儿啊。
楼上的哥们,我们单位也这样,欠着工资不发,找过财务好多次,他们也说没办法,真没辙了。
在企业3年多了,工资一直没涨过,不是我不努力啊,确实是老板太狡猾,不给我们涨工资,而且还以各种形式扣工资,等春节之后,我就想换工作了。
现在企业也真是不容易,职工如果没有给企业创造什么利润,为啥要给职工涨工资,总不能让职工养成不劳而获的毛病吧。但是对那些认真工作的职工,企业也同样有义务给他们涨,多劳多得也是必须的!!!
我觉得企业涨不涨工资,应该效益说了算,如果企业效益好,就应该涨,不涨真不够意思。
别说工资了,我上班好几十年了,工资也没怎么涨,但我们单位福利还不错,我也就忍了。
除了上班,我在外面还炒着股票,家里买车买房的钱,都是拿股票挣的,工资我就不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