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95岁姚力:难忘保卫周总理的经历

2014-07-12 作者:特约撰稿 马丽 来源:劳动午报

日内瓦会议期间,为了周总理的安全请日内瓦警卫队派了一个连

1954年4月24日,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抵达日内瓦。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之后,来到了日内瓦市郊莱蒙湖附近的花园别墅。不过,还有一件事情让姚力放心不下,那就是驻地的安全问题。

他说:“由于别墅是在郊区,附近有一片小森林,比较难警卫,明显感觉警卫力量不够。在我们要求下,日内瓦的警卫部队派来一个连,驻扎在别墅周围,加强了警戒,我们又在别墅空置的房间里增添了被褥,尽可能多安排一些中国代表团成员入住,一是工作方便,二是便于保卫,而其他工作人员和记者则住在市内的宾馆里。”

姚力说:“当时美国非常孤立,虽然这次会议在朝鲜问题上没有取得进展,但这次会议也让中国看到,西方阵营也并非铁板一块。美国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日内瓦会议在当年的7月21日结束,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但由于周总理的出色表现,中国成为备受瞩目的亮点,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此更加提高了。缅甸、印度、印尼等国家觉得应当由亚非国家自己主导召开一个会议,不受西方国家的制约,自行讨论解决国际问题。会议的地点选在印尼万隆。主办方也邀请新中国参加。中国方面积极响应,于是便有了后来的著名的万隆会议。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国民党特务引爆,万幸周总理没有乘坐飞机

万隆会议定于1955年4月18日召开,会期是7天。对于中国代表团以什么方式前往印尼,姚力说:“中央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租用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因为这架飞机比较豪华,以前中国领导人出访也多次租用。按照预先计划,周总理是要乘坐这架飞机前往印尼的。不过,到了4月3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姚力回忆,当时缅甸总理吴努希望能在亚非会议召开之前与周总理举行一次非正式会谈。因此,4月6日,周总理登上了飞往昆明的专机,再换汽车前往缅甸。

登机之前,周恩来接到了一份紧急的敌情通报,台湾敌特准备在“克什米尔公主号”停靠在香港机场时放定时炸弹。什么时候放不知道。接到这个情报后,中国方面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港英当局。姚力说:“除了中国和港英当局沟通外,中国在香港派驻的外交机构(当时是新华社)连夜跑到机场,找负责人,请他们重视这件事情。”

中国代表团的保密工作是由周恩来亲自布置的,他曾经特别叮嘱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对外发布中国代表团成员名单的消息,应该是在4月13日,绝对不能提前,以免让对手过早地证实。因此,当“克什米尔公主号”飞往印尼时,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周总理并没有乘坐这架飞机。

港英当局接到中国方面的消息后,做了相应的准备。凡是在飞机上的行李都要进行检查,却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不但如此,姚力说,港英当局还派了一个班的兵力警戒在飞机周围,防止特务靠近。再有,连那些来飞机上打扫的清洁工他们也都检查了,什么都没检查出来。

不幸的是,4月11日下午18时30分“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飞行中爆炸起火,机上人员全部罹难。姚力说,如果不是提前一个月前往印尼去打前站,他一定也在那架失事的飞机上。

“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后,保卫周恩来的任务更加艰巨

姚力回忆说,“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周总理没有乘坐这架飞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周总理虽然躲过了这次阴谋,但即将到来的万隆会议也布满阴云。这对于先行到达印尼的姚力来说,压力陡然增大了。

姚力和外交部派出打前战的人成立了先遣组,提前一个月抵达印尼进行准备工作,重要的任务是安排中国代表团的衣食住行和确保代表团的安全。

姚力说,先遣组在国内做了充分的准备。与此同时,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也做了周密的安排。当时在使馆主持工作的是第一代将军大使黄镇。姚力等人一到印尼,就通过黄镇大使等与印尼高层取得了联系。姚力还到当地的宪兵队、警察局等部门一家一家的去拜访、赠送礼品。由于预先做了工作,当地各部门对于周总理及中国代表团的安全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此外,“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发生,不但让中国代表团提高了警惕,也让印尼方面在会议安保方面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调来了总统卫队两个营的兵力,把住万隆的几个门。姚力说,特别是开会的第二天,台湾派到印尼的、针对中国代表团的暗杀团一个成员自首了。这个自首的人写信给黄镇大使,说他们组织了一个由28人组成的暗杀团,这些人都到美国大使馆领了无声手枪,还针对暗杀中国代表团成员的级别制定了相应的奖励规定。比如说,打死一个团员给多少钱,如果打死了周恩来,奖励翻番。

当看到暗杀团成员的自首信后,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姚力再次和印尼军方、警方取得联系,请他们再加强保护的力度。印尼当局加派了8名宪兵、8名警察和3名便衣,对周总理的驻地进行警卫,还派来一名陆军上尉作为周总理的安全副官,5名警察作为随卫。事实证明,这样做还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与此同时,姚力说,在代表团内部,也形成了人人保护总理的气氛。代表团副团长陈毅说:“我也是警卫员,总理的安全保卫工作我也参加。”代表团其他成员更是提高了警惕,保卫周总理人人有责,这样一来对周总理的保卫工作就更加严密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到第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